小行星撞地前恐龍已江河日下
2012年5月4日消息﹕
法新社 最新研究指出,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毀滅恐龍長期主宰的地位前,大型草食性恐龍的數量就已經減少。
美國與德國科學家得出的這項研究結果,並未質疑大量滅絕戲劇性終結白堊紀的情況。不過他們認為,恐龍王國或至少是部分恐龍,並非如同一般假設那樣,在其黃金時期因隕石撞擊而滅絕。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學家布魯薩特(SteveBrusatte)告訴法新社:「很多時候,人們想到恐龍滅絕時就會說:『喔,是小行星害的…恐龍本來活得好好的,小行星飛來,毀滅了所有恐龍』。」
他說:「我想,我們現在可以說,它可能更複雜。有些恐龍活得好好的,不過也有一些像是這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可能正面臨麻煩。」他說:「在小行星撞擊前,那是已經歷過許多改變的世界。事情沒有我們想像般單純與美好。」
這項研究比較150種不同陸棲恐龍的骨骼結構,觀察牠們如何隨著時間演變,這個想法是要了解物種生存時,數量是增加、下降或穩定。
根據此標準,大型草食性動物,特別是有角與鴨嘴恐龍,在白堊紀最後120萬年期間,變得越來越不多樣化。布魯薩特說,這種4腳巨型動物「變得跟彼此越來越像,牠們失去多樣性。通常,在解剖結構上看到像是這樣的變化大幅減少時,就表示這個群體有問題。」
他解釋指出,多樣性增加的群體,生存機率會升高,因為牠們可以增添新棲息地利基,或適應變遷情況。不過,研究人員說,如果大型草食性動物的數量在白堊紀末期時下滑,肉食性恐龍與中型草食性動物就會茁壯生長。
布魯薩特說:「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小行星撞擊與那些火山開始爆發時,它們所衝擊的並非完全沒問題的世界,那不是在撞擊靜止世界。」他說:「當時,至少有一部分恐龍,正經歷重要演化改變,至少這些草食性動物正在減少。」他說,牠們數量下滑的原因不清楚,不過「可能與生態有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通信」(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
小行星撞地前恐龍已江河日下
2012年5月4日消息﹕
法新社 最新研究指出,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毀滅恐龍長期主宰的地位前,大型草食性恐龍的數量就已經減少。
美國與德國科學家得出的這項研究結果,並未質疑大量滅絕戲劇性終結白堊紀的情況。不過他們認為,恐龍王國或至少是部分恐龍,並非如同一般假設那樣,在其黃金時期因隕石撞擊而滅絕。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學家布魯薩特(SteveBrusatte)告訴法新社:「很多時候,人們想到恐龍滅絕時就會說:『喔,是小行星害的…恐龍本來活得好好的,小行星飛來,毀滅了所有恐龍』。」
他說:「我想,我們現在可以說,它可能更複雜。有些恐龍活得好好的,不過也有一些像是這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可能正面臨麻煩。」他說:「在小行星撞擊前,那是已經歷過許多改變的世界。事情沒有我們想像般單純與美好。」
這項研究比較150種不同陸棲恐龍的骨骼結構,觀察牠們如何隨著時間演變,這個想法是要了解物種生存時,數量是增加、下降或穩定。
根據此標準,大型草食性動物,特別是有角與鴨嘴恐龍,在白堊紀最後120萬年期間,變得越來越不多樣化。布魯薩特說,這種4腳巨型動物「變得跟彼此越來越像,牠們失去多樣性。通常,在解剖結構上看到像是這樣的變化大幅減少時,就表示這個群體有問題。」
他解釋指出,多樣性增加的群體,生存機率會升高,因為牠們可以增添新棲息地利基,或適應變遷情況。不過,研究人員說,如果大型草食性動物的數量在白堊紀末期時下滑,肉食性恐龍與中型草食性動物就會茁壯生長。
布魯薩特說:「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小行星撞擊與那些火山開始爆發時,它們所衝擊的並非完全沒問題的世界,那不是在撞擊靜止世界。」他說:「當時,至少有一部分恐龍,正經歷重要演化改變,至少這些草食性動物正在減少。」他說,牠們數量下滑的原因不清楚,不過「可能與生態有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通信」(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
超級月亮來了
2012年5月4日消息﹕
中央社報導,有「超級滿月」稱號、今年最大的滿月將在台灣時間6日現身。不過,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殘留所造成的流星雨高峰現象,到時可能會受到干擾。
太空網站(SPACE.com)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2012年超級月亮是全年最大的滿月,將在美東時間5日晚間11時35分現身,不過在此前後一天民眾抬頭也能看見滿月。同一時間,寶瓶座η流星雨(Eta Aquarid)也將達高峰期。
NASA流星雨專家、馬紹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Space Flight Center)的庫克(Bill Cooke)說:「它的光芒會蓋掉亮度較弱的寶瓶座η流星雨。」不過,他說仍有機會看到流星雨中最亮的火流星。
探討2012超級月亮的NASA影片解釋,當月球運行到「近地點」(perigee),也就是整個月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位置,而且恰巧又達到滿月,就會出現超級月亮。科學家將此現象稱為「近地點的月亮」。
天文學家菲力普斯(Tony Phillips)在影片中說,5月的滿月正好落在近地點,跟2012年其他滿月相比,看起來還大14%、亮度也增加30%。超級月亮絕對不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
大陸愛滋病感染情況嚴重
2012年5月4日消息﹕
致力於中國大陸愛滋病防治的維權人士萬延海,近日在台灣進行校園巡迴演講。萬延海表示,大陸的愛滋病感染情況相當嚴重,在四川涼山、雲南瑞麗等地區的感染人口甚至可能達到該地區人口的10%,官方的防治措施不但沒有成效,甚至連防治經費也被貪污。
流亡海外的中國大陸維權人士萬延海近日受華人民主書院之邀,來台進行校園巡迴演講。萬延海3日表示,根據中國大陸官方統計,大陸感染愛滋病的人口目前大約70萬人,但他認為官方的數字不可信,因為有大量的流動人口,例如吸毒者、少數族群等無法統計,這也成為防治上相當大的隱憂。
萬延海指出,大陸的愛滋病感染情況相當嚴重,在四川涼山、雲南瑞麗等地區的感染人口甚至可能達到該地區人口的10%,他們大多是貧窮的農民與婦女。大陸的愛滋病防治措施整體上是失敗的,愛滋病患者在政策上受到相當多歧視,例如不能結婚、也不能擔任教師,而這些歧視與錯誤政策造成了更多隱匿。他說:『(原音)很多預防措施可能是很難成功,比如說他要在性工作人員當中去普及安全套的使用,可是公安部門又拿安全套去做為賣淫的證據,這自相矛盾。還有一個是愛滋病防治的大量經費被貪污掉了,愛滋病預防教育的材料安全套普及面不廣,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萬延海於1994年成立中國大陸知名的愛滋支援團體「愛滋行動」,2010年因為大陸政府的打壓而流亡美國,目前在海外持續進行相關倡議工作。
猛鬼酒吧傳說中的「慷慨鬼魂」拍到了!
2012年5月4日消息﹕
一群被嚇得屁滾尿流的酒館常客信誓旦旦的宣稱,他們拍到了多年來一直在「鬧」 這家酒吧的鬼魂!
這家位於英格蘭東南部Southsea、名叫「艾普斯利之家」(Apsley House)之家的酒吧常客說,他應該是以前店裡的一名酒保;他是一個慷慨的鬼魂。會一再把他們杯中的酒斟滿。在最近一次慶祝同事退休的派對裡,保羅摩根(Paul Morgan)終於拍到這個神秘的魅影。
47歲、已是四個孩子的爹的保羅說,他本來是為好友古德溫(Gerry Goodwin) 拍照,卻意外拍下鬼魂。他說:「我用我的iPhone拍了很多照片, 因為這是一個化裝主題趴。我為一些朋友拍了照。但是當我在檢視這些照片的時候,卻發現背景裡有些奇怪的東西。」
「這照片( 見下圖 )我連拍了兩張。第一張你看不到什麼。但是第二 的照片裡卻出現了一張臉。這張臉十分詭異。我給我的孩子看,他們都不敢相信。 因為當時根本沒有人在那兒。」
水電工保羅補充說:「這裡的鬼魂很有名。 沒有他,酒吧會很不一樣。房東韋克斯(Paul Wicks)補充說,他們這個鬼魂一個暱稱叫「雷迪」(Reedy), 源自以演酒鬼著名的演員徒奧立佛雷(Oliver Reed)。
據了解,「雷迪」是1960年代曾在這裡擔任酒保。韋克斯說:「人們說他們都見過這個鬼,而且都感覺到他的存在,例如在某個方會特別陰風陣陣。我是個懷疑論者,但也無法解釋照片裡出現的東西。」

南韓核電廠燃料棒缺陷輻射外洩
2012年5月4日消息﹕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南韓靈光核電廠繼今年3月備用發電機故障後,最近又因核燃料棒出現缺陷,導致輻射性氣體外洩。所幸發生在密閉反應爐內,發電廠內外不會受到受害。
韓國水力原子能公司3日表示,位於全羅南道靈光地區正在運轉中的靈光核電廠,6號機核燃料棒外洩輻射性氣體。
水力原子能公司表示,靈光核電廠6號機反應爐冷卻水的輻射性指標從4月30日開始上升,經分析推測是核燃料棒出現細微裂縫所引發。
由於檢測的輻射性指標只占停運指標的1/600,而且問題發生於密閉的反應爐內,發電站內外都不會受到放射性危害。
靈光核電廠6號機於2002年12月開始商業運轉,核反應爐規模為100兆瓦,共有4萬1772個核燃料棒。據推測,發生問題的是其中1、2個核燃料棒。
水力原能公司發現問題後,正採取措施降低輻射性指標,包括把輻射性分析週期從原來的3日縮短到1日等。
公司相關人士說,每年在南韓全國21個核電站中,都會有1、2個發生這種問題,但不會影響正常運轉。公司預定11月進行設備大檢修,透過精密檢查,徹底查明出事的原因。
秘魯「死亡海灘」鵜鶘海豚離奇暴斃
2012年5月4日消息﹕
TVBS報道,位在祕魯北部的一座海灘,出現離奇暴斃事件,不久前才有多達800多隻海豚離奇死亡,隨後又有大量海鳥暴斃,如今在這個沙灘,居然又發現上1000多具鵜鶘死屍,當地民眾人心惶惶,專家研判可能是不知名的病毒惹的禍。
沿著海岸線,大量的鵜鶘屍體曝曬在沙灘上,場面看了令人怵目驚心。祕魯北部的海邊,發生了鵜鶘集體死亡的離奇事件,在過去幾天,當地100多公里的海灘沿線上,已經發現1000多具鵜鶘死屍,死因不明。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海灘不久前才傳出海豚集體暴斃,從今年1月開始,總計有800多隻海豚也死在這個沙灘上,當時解剖發現海豚體內嚴重出血,當時判定是探勘石油的聲納惹禍,沒想到除了海豚外,又陸續發生大量海鳥和鯷魚的暴斃事件。
如今換成鵜鶘集體死亡,讓當地民眾相當恐慌,專家初步研判,可能和感染病毒有關,祕魯當局將把部份遺體採樣,進一步深入調查。
民調7人有1人信世界末日
2012年5月4日消息﹕
中央社報道,根據1項新出爐民調,全球近15%受訪民眾相信,此生將遭遇世界末日,且有10%的人認為,根據馬雅日曆,末日將在今年降臨。時間跨越約5125年的馬雅日曆到今年12月21日結束,各界因此臆測,世界末日會在這天到來。
執行這項民意調查的易普索全球公共事務(IpsosGlobal Public Affairs)公司研究經理高特佛萊德(Keren Gottfried)表示:「每7個人就有1人認為末日即將降臨,方式包括上帝親手結束這世界、天災或政治事件。」這項民調由路透社委託進行。她說:「這可能是因為對馬雅預言的1種解讀受到媒體注意,也就是說世界將在2012年『終結』。」她指出,部分馬雅學者已經駁斥這種解讀方法。易普索對20幾個國家的1萬6262人進行訪談,發現只有6%的法國人相信自己會親身經歷世界末日,土耳其和美國則有22%的人相信;南非和阿根廷的比例略低於土耳其和美國。認為這輩子會碰上世界末日的比利時民眾占7%,有這種看法的英國民眾占8%。
全球受訪者當中,大約有1/10表示對世界末日可能在今年到來感到恐懼不安。有這種憂慮的人在俄羅斯和波蘭最多,英國比例最低。高特佛萊德也指出,35歲以下族群,還有教育程度較低或家庭所得較少的人,比較會相信此生或在今年將遭遇世界末日,或者對這樣的可能性感到憂慮
她解釋:「可能是年齡較長的人已經活得夠久,不擔心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這項調查涵蓋中國大陸、土耳其、俄羅斯、墨西哥、南韓、日本、美國、阿根廷、匈牙利、波蘭、瑞典、法國、西班牙、比利時、加拿大、澳洲、義大利、南非、英國、印尼和德國。
新北市石獅露點,民眾好害羞
2012年5月4日消息﹕ 自由時報報導,「天啊!好害羞喔!」民眾發現,新北市 忠烈祠門口兩隻石獅子和一般石獅子長得不太一樣,仔細觀察,公獅竟然有雄性生殖器官,母獅懷裡抱著一頭小獅子,上半身胸部微微突起,顯而易見的第二性徵,讓人看了臉紅心跳。三重區長楊義德表示,先前他擔任民政局長時,曾有民眾打電話到局裡,抱怨石獅子的特徵太明顯,非常不雅觀,而忠烈祠常有父母親帶著小孩子在廣場活動,還有許多觀光客在此駐足,這種「兒童不宜」、「十八禁」的擺飾品,希望幫牠們「穿衣服」,比較恰當。當時楊義德回應,兩隻石獅子屬於藝術品,具文化意涵,不需要過度解讀,用有色眼光來看待,就像歐式宮廷花園設置的「尿尿小童」一樣,大家早就見怪不怪,當下他承諾,會好好照顧這兩隻石獅子,定期保養,至於民眾意見,屬少數個案,之後也未再接獲相關反映。市民黃先生則認為,石獅子暴露特徵,其實無傷大雅,況且不認真看,也看不出來,用輕鬆的態度看待,一笑置之也無妨。還有家長說,石獅子被「擬人化」,唯妙唯肖,剛好趁機對小朋友實施機會教育,也挺有趣的。民政局宗教禮俗科科長陳怡君表示,據了解,有些寺廟的石獅子有加上性器官辨別公母,有些則沒有,因忠烈祠建於民國六十年代,年代久遠不可考,無法得知石獅子的歷史淵源,或許有其時代背景因素。至於要不要幫牠們「穿衣服」,陳怡君則說,需再討論評估,若有需求,將於下個年度編列預算。
學者認為中國佛教寺院應走出國門
2012年5月4日消息﹕
鳳凰網報道,當今世界,誰在佛教方面最具有話語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夏年教授認為:中國大國佛教的崛起,對整個世界佛教格局是一個衝擊,可以說已經改變了世界佛教領導權的分配。他提出:要讓世界瞭解中國佛教,需要我們改變工作思維,既要有防範的意識,更要有開拓的意識。應支持中國佛教走出去,向外宣傳中國文化。鼓勵以寺院為單位去國外發展,與外國的寺院結成友好單位,取得中國大乘佛教在世界佛教的話語權。黃夏年教授此觀點摘自他撰寫的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主題論文《充分發揮佛教對外服務的民間外交功能》。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21世紀,中國正在進入世界大國時期,在大國背景下,中國佛教也走進了黃金時代。中國佛教界一些寺院已經開始自覺地把眼光轉向了國外某些地區與國家,積極走出國門,向國外發展,成為當前中國佛教界中的一股潛流。僅2011年,我國佛教界將眼光投向世界佛教界的寺院和部門就有多個寺院向外拓展,中國佛教界主動向外拓展的意識已經形成,
當前,發展佛教正在成為亞洲國家的共識,除共同擁有的傳統宗教信仰因素之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這些國家都看好佛教能帶來的經濟發展,特別是中國的旅遊資源,潛力巨大,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佛教徒,佛教游已經成為中國佛教徒向外走出的一個重要理由。
中國大國佛教崛起,對整個世界佛教格局是一個衝擊,可以說已經改變世界佛教領導權的分配,特別是21世紀以來的在中國召開的兩屆世界佛教論壇,展現了中國大國佛教實力,給亞洲佛教國家帶來了影響,也表明中國大乘佛教推向世界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國在世界佛教格局處於中心地位的轉移,看來將成現實。
佛教作為當前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不僅能夠幫助儒家復興,而且還有能力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完成這個任務,佛教民間外交將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中國不能只做經濟巨人,文化矮子。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佛教也有二千年歷史,是北傳大乘佛教的中心,中國佛教可以通過民間外交的途徑向外國展示中華文明。現在佛教平台是我國傳統文化裡最大的平台,我們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教徒,有世界最優秀的佛教聖跡,有世界最成體系的漢譯經典和藏譯經典,有最完善的佛教寺院與組織……,總之,中國佛教有自己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長處,這些都應該讓世界瞭解,而瞭解的途徑之一,就是仍要利用已經非常有效,有成熟經驗的民間外交模式。
要讓世界瞭解中國佛教,需要我們改變工作思維,我們既要有防範的意識,更要有開拓的意識,思考大國佛教背景,在防範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工作元素,支持中國佛教走出去,向外宣傳中國文化,充分利用佛教民間外交的傳統,與各國人士廣結善緣,鼓勵以寺院為單位去國外發展,與外國的寺院結成友好單位,取得中國大乘佛教在世界佛教的話語權。佛教界一直把建造寺廟視為最大的功德,如果有條件的話,中國佛教界也還可以按照中國佛教的傳統在別的國家建造下院,而建造中國寺廟的資金完全可以按照歷史的慣例由佛教僧侶在當地自籌,國家不用出一分錢,就可以在異域建成中國的寺院,真正把中國文化的根紮下來,這一切在今天中國大國、大國佛教的背景下,應該是可行的。
北斗衛星火箭殘骸墜落廣西
2012年5月4日消息﹕
南國早報報道,4月30日凌晨4時50分,用於發射北斗衛星的火箭殘骸墜落在(廣西)隆林、田林及天等境內,下落區域沒有發生人畜傷亡和中毒事件,火箭殘骸回收工作已經完成。據瞭解,火箭殘骸已經是第七次光顧田林,而隆林和天等是首次接待「天外來客」。
火箭4個助推器中的兩枚落入田林縣者苗鄉者苗村各懷屯和平塘鄉平塘村雲盤屯境內。在雲盤屯,火箭助推器殘骸部分墜落在田地,部分墜落在經濟林之間。對於經濟林被火箭助推器殘骸砸中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田林縣執行火箭助推器殘骸落區指揮部副指揮長黃可先表示,將會對村民的損失給予補助。
在隆林,火箭助推器殘骸分別墜落到隆或鄉龍爽村隴弄屯和介廷鄉馬窯村龍艾屯。在隴弄屯,長約10米、直徑約3米的殘骸落在離該屯居民房屋約200米遠的稻田里。隆或小學一位老師稱,他們在當天凌晨4時就撤離到了安全的地帶,4時50分許,就聽到天空有響聲,抬頭就看到有一條白色亮光往東南方向飛,「後面還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東南方上空,亮光分成了兩節,飛過山那面去了,接著山那邊像閃電一樣閃亮了兩下,還聽到幾聲像悶雷的聲音」。
在天等,火箭一級殘骸(鼓風機和發動機連體殘骸)落到了向都鎮樂久村龍達屯。由於火箭殘骸是第一次光顧,村民在政府部門的組織下,早早就撤離到安全地帶。「開始大家都擔心被砸到,當大家在等待時,一道光劃過,球卻消失在山背後了。」火箭殘骸墜落後,向都鎮樂久村龍達屯的村民們長舒了一口氣。
中國「PANDAMAN」終於出動啦!
2012年5月3日消息﹕ 中新網報道,5月3日上午,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訓基地出生的大熊貓「淘淘」及其母親「草草」被順利轉移到附近的三期野化培訓圈。圖為「淘淘」被裝進籠子。
日本四份一成年人曾想自殺
2012年5月3日消息﹕
日本內閣府昨日發表自殺對策意識調查結果,23.4%受訪的成年人曾萌生厭世念頭,比2008年2月調查時增加4.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日本20歲以上的成年人,約每4人就有1人曾考慮自殺。
調查從1月中下旬開始,調查日本3,000名20歲以上男女。以年齡層來看,20至29歲年輕人,28.4%曾有尋死念頭。尤其是20多歲女性,更有33.6%曾考慮自殺,比4年前調查時的21.8%大增。
繼20多歲年輕人之後,曾有尋死念頭的40至49歲人士,佔27.3%,隨後分別是50至59歲的25.7%、30至39歲的25.0%、60至69歲的20.4%和70至79歲的15.7%。
日本每年有超過3萬人輕生,內閣府自殺對策促進室指,有必要針對與周遭關係日漸淡薄的年輕人研討對策。
英國華裔科學家研蠶繭製車面板
2012年5月3日消息﹕
路透社報道,天馬行空的發明又再成真!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波特及華裔的陳復佳(譯音)研究發現,蠶繭具有輕盈、堅韌及透氣的特性,以保護蠶蛹免受外界自然威脅。利用這些特質,可造出能卸去衝擊力的輕盈盔甲,如車輛緩衝帶、潛艇使用聲納物料令外界難以探測的原理。研究由美國空軍資助,昨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Internface》學術期刊中發表。
陳復佳在中國上海東華大學取得工程學士學位後負笈海外,在倫敦帝國學院完成航天工程及複合材料碩士課程,亦曾參與空中巴士公司研究3D複合物料編織項目。
是次研究的主管稱,全球每年未經加工的蠶繭達50萬噸,供應量充足,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汽車市場正快速擴張的中國、印度等,有潛力成為製造車輛面板的原料。他亦指,蠶繭是無碳的,生產過程中不會如牛隻般排出甲烷。
另外,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研究員受到墨魚和斑馬魚的「變色細胞」所啟發,研究出能調節溫度的「人工肌肉」恤衫。研究員指,「人工肌肉」宛如第二層皮膚,注有發熱液體。當你覺得寒冷,液體會緊貼皮膚;覺得熱時,會遠離皮膚散熱。
英國埃克塞特商業大學研究員則創造出號稱最透明、輕盈及彈性的電導性碳,雖僅厚1原子,卻比鋼鐵強韌100倍,能嵌入安裝了手機、MP3等電子設備的衣服中。
韓星教食麵被日本人嘲未開化
2012年5月3日消息﹕ 日韓兩國雖然鄰近,但仍存在著許多文化差異。隨著韓流大舉襲日,韓國最近一個即食麵廣告在日本網上引發話題,當中不僅見到兩國飲食文化的差異,也顯示部分日本網民對於媒體鋪天蓋地吹捧「韓流」產生不快和反彈,很多網民都形容廣告中的吃麵方式「未開化」。 事緣一隻韓緣韓國即食麵品牌在日本推出廣告,邀來著名韓國女子組合「T-ara」的成員智妍拍攝,示範該麵的「韓國正統煮法」。片段原本在去年11月上載到YouTube,上月底被日本網民轉載到討論區,即時引起熱議。 爭議點在於智妍將麵煮好後,迫不及待地就將麵夾起放到煲蓋上吃。有網民批評:「明明有碗,為何要用煲蓋盛著吃?真是未開化。」也有網民表示,第一次看到這種不雅的餐桌禮儀;還有言詞更激進的網民說:「這是比乞丐還不如的吃麵方式。」 連串討論之後傳到韓國,引起韓國《朝鮮日報》注意及跟進。報道稱,有人看過廣告後,認為這屬日韓文化差異,「應該要理解尊重。」 近兩年韓國影視歌星等大舉東渡日本,不過很多日本人都認為,所謂「韓流」只是個別媒體和廣告商吹噓出來,韓星韓劇在日本實際上紅不起來,因此每逢遇到有電視節目介紹「韓流」,甚至是與韓國有關的新聞,都會在網上引起一片罵聲。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3omn6MoIjms
南京職場暗語:「不用來上班」即要加班
2012年5月3日消息﹕
揚子晚報報道,「明明說要休息可以不來上班,但一天沒去,卻馬上給你臉色看。」前天,才調到南京某機關上班的小季就因為沒有聽懂上司的「謎語一般」的話語而遭遇冷臉。其實平時上司常會說一些暗語,新員工可要聽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放假前一天,快下班的時候,新晉員工小季辦公室幾個人都不在工作狀態,想著明天就可以休息,都有點按捺不住興奮。突然處長走進來,說了句,「過幾天上頭來檢查,大家工作都做完了?做好的可以不用來上班。」這樣一句話,小季沒在意,本來就是國家規定的假期,當然不用來上班了,何況他自認為工作都做完了。
4月29日,小季下午四點多在家上網的時候,卻發現辦公室包括處長在內的幾個同事似乎不約而同都在線上。一問才知道,原來當天大家都去上班,當然,除了他。第二天,小季起了個大早去上班,處長也在單位,小季遇到處長的時候沒看到一絲笑容,讓他彷彿感到一陣寒風吹來。
老員工解讀:那天處長口吻,明擺著是對大家都很不滿意,這樣的情況,誰敢說自己工作都做好了,再加上處長又強調上頭要來檢查,言下之意,大家都需要來加班。
頁數:
45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