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雲海旅攝
遊記
環球02link
維雞解密
百子櫃外傳
I'm FLY,thankyou!
MOON 至堅!
點滴成金
陰謀論
小虱調查報告
Sina Blog
CG! Blog
wanhoi.com 殖民區

另異新聞

小行星撞地前恐龍已江河日下

2012年5月4日消息﹕

法新社 最新研究指出,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毀滅恐龍長期主宰的地位前,大型草食性恐龍的數量就已經減少。

美國與德國科學家得出的這項研究結果,並未質疑大量滅絕戲劇性終結白堊紀的情況。不過他們認為,恐龍王國或至少是部分恐龍,並非如同一般假設那樣,在其黃金時期因隕石撞擊而滅絕。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學家布魯薩特(SteveBrusatte)告訴法新社:「很多時候,人們想到恐龍滅絕時就會說:『喔,是小行星害的…恐龍本來活得好好的,小行星飛來,毀滅了所有恐龍』。」

他說:「我想,我們現在可以說,它可能更複雜。有些恐龍活得好好的,不過也有一些像是這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可能正面臨麻煩。」他說:「在小行星撞擊前,那是已經歷過許多改變的世界。事情沒有我們想像般單純與美好。」

這項研究比較150種不同陸棲恐龍的骨骼結構,觀察牠們如何隨著時間演變,這個想法是要了解物種生存時,數量是增加、下降或穩定。

根據此標準,大型草食性動物,特別是有角與鴨嘴恐龍,在白堊紀最後120萬年期間,變得越來越不多樣化。布魯薩特說,這種4腳巨型動物「變得跟彼此越來越像,牠們失去多樣性。通常,在解剖結構上看到像是這樣的變化大幅減少時,就表示這個群體有問題。」

他解釋指出,多樣性增加的群體,生存機率會升高,因為牠們可以增添新棲息地利基,或適應變遷情況。不過,研究人員說,如果大型草食性動物的數量在白堊紀末期時下滑,肉食性恐龍與中型草食性動物就會茁壯生長。

布魯薩特說:「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小行星撞擊與那些火山開始爆發時,它們所衝擊的並非完全沒問題的世界,那不是在撞擊靜止世界。」他說:「當時,至少有一部分恐龍,正經歷重要演化改變,至少這些草食性動物正在減少。」他說,牠們數量下滑的原因不清楚,不過「可能與生態有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通信」(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





小行星撞地前恐龍已江河日下 秘魯「死亡海灘」鵜鶘海豚離奇暴斃 中國「PANDAMAN」終於出動啦!
超級月亮來了 民調7人有1人信世界末日 日本四份一成年人曾想自殺
大陸愛滋病感染情況嚴重 新北市石獅露點,民眾好害羞 英國華裔科學家研蠶繭製車面板
猛鬼酒吧傳說中的「慷慨鬼魂」拍到了! 學者認為中國佛教寺院應走出國門 韓星教食麵被日本人嘲未開化
南韓核電廠燃料棒缺陷輻射外洩 北斗衛星火箭殘骸墜落廣西 南京職場暗語:「不用來上班」即要加班

頁數: 45 / 78
 

© Copyright 2001-2019. Wanho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