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亮島出土 7900年前完整人骨骸

2012年4月2日消息﹕
中國時報台灣考古界取得驚人的重大發現!去年十二月,在國防部與連江縣政府協助下,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七千九百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此一重大考古成果,無論對台灣、兩岸及國際考古學界,均有非凡意義。
馬祖考古隊計畫主持人陳仲玉說,「亮島人」的骨骸完整,有頭骨、四肢,連胸骨、鎖骨、肩骨均清楚可識。另根據清大邱鴻霖教授考古隊所做研究,「亮島人」為男性,有Y染色體,年紀約三十到三十五歲,身高一六○到一六五公分,手臂相當強壯。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對「亮島人」此一重大考古發現極度重視,已於上周聽取軍方簡報。「亮島人」發現位置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其墓葬方式為古代普遍常見的「屈肢葬」,即人剛死之時,將其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嬰兒在母親子宮內形狀,然後埋葬。台灣原住民直到百年前,仍有「屈肢葬」習俗。陳仲玉表示,「亮島人」不僅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台灣最著名的「屈肢葬」骨骸,是新北市的十三行遺址,但僅約一千餘年,而「亮島人」則有近八千年歷史。
「亮島人」是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於「島尾一號」遺址的第一號洞挖掘出土,隨後運至馬祖民俗文物館進行研究。文建會上周赴馬祖深入了解挖掘成果,將指派專家進行骨骸清理,再做3D掃描,重建「亮島人」形貌,並淬取DNA做人種學研究。島尾一號遺址有一層厚度約三十至四十公分的貝塚,即古人堆積垃圾的地方,肉眼可見,「亮島人」即在貝層之下出土。經過台大相關單位的三次碳十四檢測,貝塚上層年代約七千五百餘年,下層更高達七千八百餘年。
陳仲玉說,「亮島人」依國際考古標準程序挖掘,於貝層下挖出一個長兩公尺、寬一公尺、高六十公分的坑洞。該遺址同時發現骨器、石器與陶片等常見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但物件不多,且均破碎。陳仲玉說,「亮島人」與島尾一號遺跡,比大陸福建的磹石山文化遺跡還要早約二、三千年。磹石山文化約在五、六千年前,中國大陸考古界認為,磹石山文化是福建與台灣文化的源頭,亦是閩人最早的起源地。陳仲玉說,亮島形勢險峻,「亮島人」應是在七千多年前,季節性地前往亮島,而不是終年住在島上。此外,由亮島貝層顯示,「亮島人」在該島活動時間約在七千五百到七千八百年間,且持續長達三、四百年之久。
馬祖亮島出土 7900年前完整人骨骸

2012年4月2日消息﹕
中國時報台灣考古界取得驚人的重大發現!去年十二月,在國防部與連江縣政府協助下,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七千九百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亮島人」不但是台灣所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骨,更可能是南島語族所發現最早的人骨。此一重大考古成果,無論對台灣、兩岸及國際考古學界,均有非凡意義。
馬祖考古隊計畫主持人陳仲玉說,「亮島人」的骨骸完整,有頭骨、四肢,連胸骨、鎖骨、肩骨均清楚可識。另根據清大邱鴻霖教授考古隊所做研究,「亮島人」為男性,有Y染色體,年紀約三十到三十五歲,身高一六○到一六五公分,手臂相當強壯。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對「亮島人」此一重大考古發現極度重視,已於上周聽取軍方簡報。「亮島人」發現位置在亮島「島尾一號」遺址,其墓葬方式為古代普遍常見的「屈肢葬」,即人剛死之時,將其下肢向上卷曲,如同嬰兒在母親子宮內形狀,然後埋葬。台灣原住民直到百年前,仍有「屈肢葬」習俗。陳仲玉表示,「亮島人」不僅是台灣所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台灣最著名的「屈肢葬」骨骸,是新北市的十三行遺址,但僅約一千餘年,而「亮島人」則有近八千年歷史。
「亮島人」是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於「島尾一號」遺址的第一號洞挖掘出土,隨後運至馬祖民俗文物館進行研究。文建會上周赴馬祖深入了解挖掘成果,將指派專家進行骨骸清理,再做3D掃描,重建「亮島人」形貌,並淬取DNA做人種學研究。島尾一號遺址有一層厚度約三十至四十公分的貝塚,即古人堆積垃圾的地方,肉眼可見,「亮島人」即在貝層之下出土。經過台大相關單位的三次碳十四檢測,貝塚上層年代約七千五百餘年,下層更高達七千八百餘年。
陳仲玉說,「亮島人」依國際考古標準程序挖掘,於貝層下挖出一個長兩公尺、寬一公尺、高六十公分的坑洞。該遺址同時發現骨器、石器與陶片等常見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但物件不多,且均破碎。陳仲玉說,「亮島人」與島尾一號遺跡,比大陸福建的磹石山文化遺跡還要早約二、三千年。磹石山文化約在五、六千年前,中國大陸考古界認為,磹石山文化是福建與台灣文化的源頭,亦是閩人最早的起源地。陳仲玉說,亮島形勢險峻,「亮島人」應是在七千多年前,季節性地前往亮島,而不是終年住在島上。此外,由亮島貝層顯示,「亮島人」在該島活動時間約在七千五百到七千八百年間,且持續長達三、四百年之久。
俄羅斯超級武器電磁波殭屍槍
2012年4月2日消息﹕
英國每日郵報三月三十一日報導,一種利用類似微波爐的電磁輻射來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未來式武器,已獲俄羅斯總理兼候任總統普廷(見圖,美聯社)批准,由該國科學家進行研發。這種會讓受害者變成行尸走肉而有「殭屍槍」之稱的聲電波(psychotronic,或心理電子)武器,可能會在二○二○年底前研發完成,可用來對付俄羅斯境內異議人士。
報導引述莫斯科消息人士透露的消息指稱,普廷曾形容這種武器是「達成政治與戰略目的的全新工具」;此等高科技武器系統的效力媲美核武,但在政治與軍事意識形態上更能為人接受。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上週悄悄宣布採用這種超級武器,落實這項在普廷回鍋參選總統時不太為人所注意的競選承諾。謝爾久科夫說,直接能量武器、地球物理學武器、基因武器、聲電波武器、波浪能武器等以新物理原理為基礎的武器之研發,是俄羅斯未來十年武器採購計畫一部分,細節將於今年十二月前由新成立的「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擬定。
美俄自一九五○年代起,就開始秘密研究電磁武器。過去研究顯示,低頻波或光束會影響腦細胞,改變心理狀態,使之無法將建議或指令直接傳遞到人的思想過程;至於高劑量微波則會有損內臟功能、控制行為,甚至迫使受害者自殺。莫斯科「軍事預測中心」負責人泰格諾夫說,這是非常厲害的武器;當用來驅散群眾時,若針對個人,此人體溫會立刻升高,彷彿被丟入熱炒鍋裡。
這種武器的長期影響不明,但兩年前在將此計畫透露給英國軍情六處後,就死於蘇格蘭的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前上校瑟瑞克,生前聲稱曾遭到此武器攻擊,並說比電影「駭客任務」描述的還要強大好幾倍。
浙江風行泡尿「童子蛋」
2012年4月2日消息﹕
隨著春天的腳步,浙江東陽街頭飄起一股奇怪的味道,這是「童子蛋」的怪異騷味。當地小販將雞蛋泡在童子尿裡一整天,接著像煮茶葉蛋一般把蛋煮熟,據說吃了以後可以消暑降溫,促進血液循環。
童子尿在歷史記載中有著神奇功效,除了能治鬼、治殭屍外,也能當作藥引,治療寒熱頭痛、迅速降火。東陽每到春天就會販售「童子蛋」,小販走進學校、街巷裡,找小學生幫忙尿尿;「童子蛋」成本低,價格卻是普通雞蛋的2倍,還常常銷售一空!
「童子蛋」受到男女老幼喜愛,一名50多歲的大媽說,「吃了童子蛋以後,腰、腿、關節都不疼了,整個人充滿活力。」至於味道如何?有網友試吃之後說,「就是皮蛋加鹹蛋,味道還不錯,可惜不太好聞。」
桃園牆壁會吸錢幣?
2012年4月2日消息﹕桃園中壢市有戶民宅,3樓牆壁就緊鄰著外面高壓 電線桿上的變電箱,住戶發現,牆壁竟然可以把硬幣吸住,而且下午兩點吸引力最強,最多可以吸滿10幾枚硬幣,住戶懷疑 電磁波侵入他家,擔心健康受到影響。 走進 中壢蔡媽媽的家裡,發現白色的內牆上,有一點一點的小圓點,竟然牆壁會吸硬幣,幾天前,蔡家大人和小朋友在家裡玩的時候,意外發現這個特殊現象,觀察早上的吸引力比較差,到了下午2點,吸引力最強,最多可以吸住10幾枚。 蔡家3樓的窗戶往,正好緊鄰一根電線桿,上頭還有一座變電箱,只有正對著變電箱的3樓牆壁會吸硬幣,其它1、2樓的牆壁,就沒有這種特異功能,擔心健康受影響,透過議員找到 台電人員,當場測量電磁場值,發現這面靠近變電箱的牆壁,只有4毫高斯,遠低於電風扇的70毫高斯或是吹風機的270毫高斯。 甚至也低於國家電磁波安全建議值833毫高斯,因此台電認為安全無虞,台電人員表示電線桿離蔡家太近了,承諾施工遷移,但究竟牆壁吸錢幣跟電磁波有沒有關係,暫時找不到科學證據。
一成英國孩子無法在地圖上指出英國
2012年4月2日消息﹕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雖然七成八的英國學童都出過國,但是,他們的國際地理依舊不合格。有一成的英國孩子沒辦法在地圖上指出英國。
英國這項世界地圖大考驗的對象是六到十歲的學童。調查發現,這些孩子裡有七成八出國度過假。西班牙是他們父母的最愛,有四成八去過。排第二的國外度假勝地是法國,有四成二去過。美國是第三名,去過的孩子有一成九。
這項調查也發現,多數父母的錢是白花了。因為,有四成五的子沒辦法在地圖上找到西班牙,找不到法國的有三成六。找不到美國的高達四成二。更離譜的是,有百分之五的英國學童以為美國跟英國領土相接。
俄羅斯驚現「UFO」碎片!
2012年3月31日消息﹕
《每日電訊報》報導,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日前一件疑似UFO的不明物體從天而降。俄國科學家表示,這個重200公斤、2公尺高的金屬桶,並不屬於現代科技製造的任何飛行器。
這個神祕的物體降落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偏遠地區的Otradnensky村莊,當地村民日前發現並通報警方,更表示從去年12月起就不時聽到「怪聲音」,大家都懷疑是外星人造訪地球。
據悉,這個銀色的U形不明物體長約2公尺、重達200公斤,外表長得像大型垃圾箱,材質為鈦鋼,科學家研究後發現它不屬於導彈,也不像飛行器的殘骸,因此俄羅斯媒體紛紛懷疑,這極有可能是「UFO的零件」。
目前這個疑似UFO零件的物體已被警方隔離看守,嚴防民眾靠近,預計將送往俄羅斯太空研究單位分析。不過消息曝光後,也吸引不少遊客幕名而來。
另類的悼念服務「寵物木乃伊」
2012年3月31日消息﹕
根據外電報導,古埃及人相信死後可以復活,因此將屍體製作成木乃伊。這個方式至今仍有許多學者研究,甚至也有人沉迷其中。據外電報導,全世界有間唯一的木乃伊製作公司Summum,不但幫人製作過木乃伊,也有不少「寵物木乃伊」的訂單,包括狗、貓,甚至孔雀、老鼠等,讓飼主可以將心愛寵物的形體永遠留在身邊。 美國鹽湖城有間木乃伊製作公司Summum,也是全球唯一的木乃伊製作公司。目前已經有超過1500筆來自世界各地的「木乃伊迷」下訂單,跟該公司簽約,希望死後能把自己做成木乃伊。 不過礙於當地法律規定,人類若被製成木乃伊,被相關單位檢查到後,要立即火化,所以該公司也推出「寵物木乃伊」服務。某企業總裁Corky Ra,就將自己過世的愛犬巴斯特( Buster )、愛貓奧斯卡(Oskar) 做成木乃伊,牠們分別在1985及1986年過世,木乃伊至今仍保存完好,收藏在家中。 若要將寵物製成木乃伊,Summum公司會建議飼主,必須將屍體用滿滿的冰塊封在一個容器裡,再郵寄給他們。隨後就像古埃及製作木乃伊的方式,會將內臟取出,身體再防腐處理,最後裝入符合型體的青銅棺材內,讓飼主可以將牠們擺放在家中,如雕像般悼念。 事實上早在古埃及,埃及人就用這個方法來保存他們所飼養的動物夥伴。姑且不論有多少人能夠接受,要製作一個「寵物木乃伊」的費用可不便宜,以狗狗兒巴斯特和貓咪奧斯卡為例,當時貓咪製作木乃伊的費用要3600英鎊(約17萬新台幣);而狗的費用高達15000英鎊,依體重來收費。
螢光烏賊佔領日本富山灣,神秘冷光藍鋪滿海岸線
2012年3月31日消息﹕
日本富山灣(Toyama Bay)每年3月左右,都會被一片奇異的藍色螢光覆蓋。牠們是「螢烏賊」(Firefly Squid),生活在西太平洋裡的神祕生物,藉由特殊的身體外膜,這些烏賊吸收月光,轉化成眩目的冷光藍來吸引獵物 「螢烏賊」長約7.6公分,是目前所知唯一一種能發光的「頭足綱」生物(cephalopod,烏賊、章魚等)。由於富山灣深層水域富含各種礦物質及有機物,使各種海洋生物在此聚集,「螢烏賊」當然也會藉機用發光的妖異觸手捕捉獵物。 每年3到6月間,「螢烏賊」都會浮上來產卵,讓海面磷光閃閃。此外,富山灣靠岸處還有一個V字型海谷,時常會有湧昇流由下往上帶,將「螢烏賊」推上岸邊。 
與那國島海底古城衝擊亞太文明起源說
2012年3月31日消息﹕
國際中心距離台灣蘇澳港111公里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底,有著震驚全世界歷史學者的古城遺址,建築群中最大的是以岩石堆砌而成的金字塔。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1.5萬年前琉球群島與大陸還連在一起時的古文明遺跡,因地震沉入海底,但也有專家持保留態度。無論如何,這個發現使得亞太的文明起源說面臨挑戰。 這個古城遺址位於與那國島南側海底,距離台灣宜蘭蘇澳港111公里;1986年,有漁民首先發現,此後當地潛水專家將它取名為「遺跡潛水觀光區」,雖然遺跡所有權屬於政府,但可以讓遊客及研究人員可自由進入。 一直致力於這個遺跡研究的琉球大學海洋地質學家木村政昭,認為遺跡就是另一座「亞特蘭提斯」。亞特蘭提斯是一個傳說中高度文明的國度,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它最早描述出限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對話錄》裡。 木村指出,初聞這項新發現,第一個感覺是,遺跡應該是自然形成的,但在親自潛入海底後,便改變了想法。「有大量證據表明,人類曾對這些建築施加過影響,比方石堆裡有採石痕跡,分化成看似雕刻而成的面孔圖像的特徵,雕刻成類似於動物模樣的岩石。」 據悉,木村陸續發現各種不同的石砌建築、柱穴、靈石、人頭雕像、拱門及幾合圖形的海龜等,甚至發現了雕刻在石牆上的「象形文字」。而建築群中最大的是一座5層樓高的分階金字塔。「無論是誰建造了這座城市,但其沉入海底的原因似乎沒有爭議,極有可能是一次強烈的地震活動導致的。」 不過,波士頓大學地質學教授斯科奇認為,這些遺跡是自然形成的,「沒有哪個主要特徵或結構可以證明是人造的台階或平台,第一次下潛至那裡時,我就意識到它不是人類的傑作,不像很多人宣稱的那般規則,角度和對稱在很多地方不存在。」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VBs3Jn2whfM#!
「背包客小貓」 隨主人冒險橫跨13國!
2012年3月31日消息﹕有很多人嚮往成為一名「背包客」,到不同國家考驗自己的生存力。一對法國年輕夫妻,曾在2008年攜手展開艱辛的旅程,只不過中途意外多了「新成員」,不是小三也不是老王,而是一隻可愛又可憐的流浪小貓從此賴著不走,跟著夫妻倆一起冒險橫跨13國。他們將小貓取名為Kitty,也有個封號叫「背包客小貓」(Backpacker Cat)! 這對年輕夫妻名叫威廉(Guillaume) 與莉西亞(Laetitia),自2008年起攜手展開「背包客」生涯。他們從美國佛羅里達的邁阿密(Miami, FL) 出發,以徒步的方式旅行,目的地是號稱「世界盡頭」的烏斯懷亞(Ushuaia),位在阿根廷的火地島上,也就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 這趟旅行非常艱辛,而且每天只有一歐元的預算,原因是夫妻倆堅信「金錢買不到快樂」,寧可從旅途的甘苦當中體會人生,學習解決各種問題與困境。 他們從佛羅里達開始一路向西,途中經過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但就在到了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 時,遇見了第3名新成員,不是小三也不是老王,而是一隻可愛的流浪貓!夫妻倆看牠被遺棄,孤獨又可憐,決定留下,而且兩個都為小貓深深著迷,替牠取名為「Kitty」,帶牠去看獸醫。 Kitty 跟著夫妻一起繼續旅行,牠特別黏男主人威廉,彷彿把他當爸爸,總是窩在他的背包、肩膀或脖子上,偶爾累的時候,也會躲在外套裡,縮在胸膛上沉沉睡去。後來威廉乾脆在背包上面插一把小雨傘,幫他們的新成員「背包客小貓」遮陽避雨。   
卡羅萊納州海灘驚傳外星生物現身

2012年3月31日消息﹕
每日郵報報導,曾經轟動一時的「尼斯湖水怪」多年來屢次傳出目擊案例,但科學家長期以精密儀器進行探測,始終未有斬獲,因此更增添了幾分神祕感,至今仍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無獨有偶,美國卡羅萊納州(Carolina)南部海灘不讓英國專美於前,日前驚傳出現一隻罕見的巨型生物,不但身上佈滿鱗甲,臉上還有長長觸鬚,模樣詭異嚇壞不少人,許多民眾紛紛懷疑會不會是落難的「外星生物」。
這隻被人在美國卡羅萊納州南部的富麗海灘(Folly Beach)發現的巨大生物,外型乍看之下與魚類相似,身上不但有大大小小的紋路鱗甲包覆,臉部還長了長型觸鬚,被當地民眾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因為極為罕見,消息一傳開之後,迅速引發民眾熱烈討論。
為了避免諸多揣測,造成民眾恐慌不安,卡羅萊納州水族館的獸醫趕緊出面表示,其實這個不知名巨型生物,名叫尖吻鱘(Atlantic Sturgeon,又名大西洋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魚,主要分佈在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至美國佛羅里達州東岸,壽命平均可達60歲,長達4.5公尺,重量超過360公斤。在美洲最初的殖民時期,牠們的數量仍很豐富,但因過度漁獵及海洋水質污染,以致數量驟降,目前已被列為極危,在有些地區甚至瀕臨物種絕滅的空前危機。
尖吻鱘在一開始其實是被認為是完全沒有經濟價值的魚類,尤其牠粗糙的魚皮經常弄穿漁網,總讓漁民轉而捕獵較具價值的其他魚類。但自從利用尖吻鱘製成的產品出現後,漁業再次興旺起來。在維吉尼亞州,尖吻鱘漁業十分有價值,甚至比龍蝦利潤還高。在大西洋海岸的漁業主要是為食物、皮革及魚膠。於1800年代末,美國每年就有達300萬公斤的尖吻鱘出口。不過幾年之內就大幅下趺至只有1萬公斤。它們目前要是用來生產魚子醬。
如今在面臨物種日漸稀少的情況下,這隻被當地民眾視為「巨型外星生物」的尖吻鱘在美國意外擱淺,許多民眾和生物學家也紛紛說,搞不好這是最後一次機會見到了,讓人聽了不勝唏噓!
深海巨蝨長76公分專挑鯨魚當食物

2012年3月31日消息﹕
浩瀚的海洋總藏著許多讓人嘖嘖稱奇的生物!墨西哥灣就曾發現長達76公分學名「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的超大爬蟲;另外在巴西外海也有科學家發現,全身都是膠質沒有鱗片粉紅怪魚;還有加州深海也有頭部全透明的管眼魚。
2010年墨西哥灣一個鑽油平台進行探勘的潛水艇浮出水面後,石油工人被趴在上面的奇怪異形嚇了一大跳,外型彷彿放大幾千倍的蝨子,共有14條腿,最前面的2條活動自如。根據文獻記載,這隻長達76公分的超大爬蟲學名叫做「大王具足蟲」,擁有近4000個平面小眼組合成的複眼,這種海底生物專吃腐爛的魚類和蝦類屍體,不過主要是以死鯨魚和魷魚為食,有時也會補食海參、海綿、線蟲等行動緩慢的海洋生物。
在巴西外海科學家也發現了一條前所未有的大怪魚,條魚全身滑溜溜沒有魚鱗,有著鯊魚般的大頭,下半身則是像鰻魚一樣細長,重40公斤長1.8公尺,怪異的是牠全身上下都是脂肪和膠質,因為實在太奇特了,連專家們都非常興奮,立刻進行防腐處理方便未來仔細研究。
另外加州深海也有一種外型奇特的管眼魚,它長著透明的腦袋和管狀眼睛,由於眼睛呈管狀,讓科學家認為這種魚的視力相對狹隘,不過新研究發現,這種魚的視力並不受到局限。而且管狀的眼睛不僅會發出綠光還能夠旋轉,直接向前看或透過「透明腦袋」向上看可順利補食水母或小魚,非常適合在漆黑的深海環境下生存。
類地球行星有600億顆
2012年3月30日消息﹕
天文學家近年來不斷尋找與地球條件相似的行星,而根據最新研究,類似地球的行星多達600億個,而在距離地球不到30光年的距離,也存在著100多顆類地球行星,而這些星球都具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歐洲研究團隊28日指出,銀河系中約有1600億顆紅矮星,而其中約有40%,近600億顆紅矮星皆有一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在環繞其運轉。這些行星運行在適居帶,距離紅矮星不會過遠也不會太靠近,表面也有水流動,條件類似地球。
該研究為法國格瑞諾布(Grenoble)行星學與天文物理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Planetology and Astrophysics)所發表,他們使用高精度光譜來觀測102顆紅矮星。團隊領導人邦菲爾(Xavier Bonfils)表示,40%這個數字是原先預期的最高比率,顯示小型岩態行星的數量相當多。
紅矮星約占銀河系恆星數量達八成,整體恆星的亮度比太陽暗淡,溫度也較低。研究也顯示,在地球不到30光年的距離中,也存在著約100顆與地球條件相似的行星。
英法研究:殺蟲劑可能干擾蜜蜂歸巢能力
2012年3月30日消息﹕
根據科學雜誌(Science)29日發表的2項研究結果,科學家們發現,即使是使用低劑量的殺蟲劑,也會對蜜蜂和大黃蜂造成傷害,干擾它們返回原地的能力,導致它們迷路。最近幾年,蜜蜂數量快速下降,出現所謂的「蜂群崩潰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現象。這個現象於2006年末期出現在北美洲的蜜蜂群,導致大批蜂巢內的工蜂突然消失,但至今原因不明。
專家說,蜜蜂數量所面臨的威脅,已經從北美延伸到亞洲、南美和中東地區英國研究人員將一群蜜蜂暴露在新尼古丁類殺蟲劑益達胺(imidacloprid)之下;而後再比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蜜蜂、蜂蠟、蜂蜜和花粉等,以了解蜂群的成長情形。
結果發現,實驗組蜂群的體重平均輕了8%至12%,所產生的蜂后也少了15%。法國科學家也對實驗組蜜蜂施以低劑量新型殺蟲劑thiamethoxam,並且在蜜蜂背上安裝無線電頻率鑑識晶片,以追蹤它們的活動。
結果發現,實驗組蜜蜂離開蜂巢後可能死亡的機率,約為對照組的2至3倍。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因為殺蟲劑干擾了實驗組蜜蜂的返回原地系統,它們因此找不到歸巢之路。
研究人員說,截至目前,只要求殺蟲劑噴灑劑量不會導致蜜蜂死亡,卻忽視了可能造成蜜蜂行為困境的問題。
羅馬尼亞機場驚見行李藏屍塊
2012年3月30日消息﹕
法新社報導,羅馬尼亞檢察總長辦公室表示,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國際機場安全人員今天在準備搭機飛往義大利1名旅客行李中,發現人體屍塊。檢察官表示:「行李檢查作業赫然發現人類下肢部分屍塊。」Mediafax新聞社報導,行李所有人是名中國男子。檢方表示,「正調查所有可能線索」,並強調已派出檢警人員及犯罪學家趕至現場。
羅馬尼亞情報局(SRI)發言人沙瓦(Sorin Sava)告訴法新社:「機場安檢第一關就發現人體部分屍塊,立即當場扣留行李所有人。」
頁數:
57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