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頭蓋骨或埋秦皇島
2012年3月28日消息﹕
新華網報道,中國和南非的研究人員在最新出版的3月刊《南非科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說,他們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下落」的新線索。
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李.伯傑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兩名中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根據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理查德.鮑恩的回憶,得出了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埋藏在中國秦皇島某地的一個停車場下的猜測。報告稱,鮑恩和他的家人主動找到了在考古學方面享有盛名的金山大學,透露了鮑恩最後看見北京人頭蓋骨的經過。
根據鮑恩回憶,1947年他在美軍設在秦皇島的「霍爾康姆營地」參加一場戰鬥,美軍在挖掩體時挖出了裝在木板箱裡的「北京人頭骨」,當時士兵把木板箱當成了機槍墊,隨後鮑恩被俘虜。鮑恩認為,戰鬥結束後,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又被埋在了原地。研究人員根據鮑恩的回憶,前往秦皇島進行了調查,並找到了鮑恩所說的「霍爾康姆營地」——它現在已變成了一個建在鬧市區的停車場。
研究人員認為,鮑恩可能是最後一個見到北京人頭蓋骨的人,在諸多關於北京人頭蓋骨的回憶中,鮑恩的敘述可能是「最可信」的。南非金山大學發表聲明說,北京人頭蓋骨「要麼仍然下落不明,要麼就埋藏在秦皇島柏油地面的幾英尺之下」。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首次發現了完整的、距今50萬年的北京人頭蓋骨。1941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出於「保護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目的,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即將離開北京撤回美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同年12月5日,該部隊所乘火車駛往秦皇島,但由於隨後珍珠港事件爆發,日本軍隊俘虜了北京、天津等處的美國兵,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北京人頭蓋骨的遺失是人類考古學歷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
北京人頭蓋骨或埋秦皇島
2012年3月28日消息﹕
新華網報道,中國和南非的研究人員在最新出版的3月刊《南非科學雜誌》發表研究報告說,他們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下落」的新線索。
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李.伯傑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兩名中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根據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理查德.鮑恩的回憶,得出了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埋藏在中國秦皇島某地的一個停車場下的猜測。報告稱,鮑恩和他的家人主動找到了在考古學方面享有盛名的金山大學,透露了鮑恩最後看見北京人頭蓋骨的經過。
根據鮑恩回憶,1947年他在美軍設在秦皇島的「霍爾康姆營地」參加一場戰鬥,美軍在挖掩體時挖出了裝在木板箱裡的「北京人頭骨」,當時士兵把木板箱當成了機槍墊,隨後鮑恩被俘虜。鮑恩認為,戰鬥結束後,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又被埋在了原地。研究人員根據鮑恩的回憶,前往秦皇島進行了調查,並找到了鮑恩所說的「霍爾康姆營地」——它現在已變成了一個建在鬧市區的停車場。
研究人員認為,鮑恩可能是最後一個見到北京人頭蓋骨的人,在諸多關於北京人頭蓋骨的回憶中,鮑恩的敘述可能是「最可信」的。南非金山大學發表聲明說,北京人頭蓋骨「要麼仍然下落不明,要麼就埋藏在秦皇島柏油地面的幾英尺之下」。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首次發現了完整的、距今50萬年的北京人頭蓋骨。1941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出於「保護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目的,北京人頭蓋骨被移交給即將離開北京撤回美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同年12月5日,該部隊所乘火車駛往秦皇島,但由於隨後珍珠港事件爆發,日本軍隊俘虜了北京、天津等處的美國兵,北京人頭蓋骨從此下落不明。北京人頭蓋骨的遺失是人類考古學歷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
唐山建最大機器人基地
2012年3月28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報道,河北唐山市高新區計劃到2015年,形成機器人產業年產值200億元,擁有年產值100億元以上企業1家,10億元以上企業2家,1億元以上企業5家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建成中國最大的專用機器人生產基地。
唐山市高新區機器人產業近年來發展很快,目前,唐山市高新區焊接機器人系統在內地市場佔有率超過30%,年均增長速度在50%以上,位居內地同行業第一。
河南5座的士裝12童狂奔
 2012年3月28日消息﹕ 大河網報道,原本載5人的CRV城市越野車,開著後備廂,載了12人,行駛在快車道上。您可別以為這是電影《手機》裡的鏡頭,這事兒就發生在河南鄭州的街頭。 25日中午,新浪網友「瘋狂的士之鄭州」發佈一條微博,引來不少網友轉載和評論。 網友「瘋狂的士之鄭州」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他說24日下午4點半,他在鄭州市化工路與西環路交叉口向西400米,看見了這輛開著後備廂的黑色CRV,在快車道上由西向東行駛。一個男司機拉了一車10歲左右的小孩,前邊兩排座位上坐了5個,後備廂地板上坐了6個,有的孩子把腿都伸在車外邊了,連同司機一共坐了12人。開著後備廂門,雖然車輛行駛不快,但是感覺拐個彎就能把後備廂裡的孩子甩掉。 鄭州市公安局交巡警五大隊民警楊華民稱,司機如此駕駛違反了3項交通法規:超載、未關車門、未確保安全。按照交通安全法,可以對司機「三罪並罰」。
怪病童食物過敏一聞即死
2012年3月27日消息﹕
星期日郵報報道,薄餅、熱狗、花生醬等,都令小孩食指大動。但對於9歲的美國男童喬舒亞而言,卻是過敏致命的元兇。他因患上罕見的嗜酸細胞性食道炎,幾乎對所有食物過敏,更連食物香味都「一聞即死」。
在紐約居住的喬舒亞,一旦誤食過敏食物,會嘔吐和腹瀉,更導致過敏性休克。因香味也能令他致命,所以父母煮食都須用露天燒烤架。父親布蘭特指,「我們吃的他都不能食。」喬舒亞每天能放入口的,只有嬰兒食物,或透過導管輸送醫生處方的營養物至胃部。
身患怪病,令喬舒亞無法上學,由母親卡拉進行家庭教育。她稱,兒子有時因不能像平常小孩般坐校巴上學而哭。她更表示,雖然每秒都在恐懼中度過,但兒子能生存就是一個奇蹟。
「神童」大猩猩擁人類智慧
2012年3月27日消息﹕
泰晤士報報道,《猿人爭霸戰》裡的天才猩猩凱撒,憑著過人智慧帶領同伴回歸樹林。住在烏干達的真實版天才大猩猩娜塔莎,亦表現出近乎人類的智慧。
22歲的娜塔莎被稱為靈長類神童,年幼時便懂得拍掌吸引飼養員注意,藉此得到更多食物。牠社交技巧超凡,改變很多人對大猩猩智商的看法。研究人員在烏干達找到娜塔莎,並首次發現部分大猩猩比同伴更能操控事物及學習行為模式。
研究人員蒐集大猩猩的行為及智能資料,包括應用工具至社交溝通等技巧,顯示娜塔莎社交上表現出同理心、理解力及協作解難等能力,在同類中名列前茅,成為「天才猩猩」排名榜上最新成員。
美國「末日報告」評估核彈襲華盛頓
2012年3月27日消息﹕
每日郵報報道,美國政府一份名為《國都地區:核子恐襲應變要素》的恐襲風險評估報告指出,若首都華盛頓市中心遭受一枚小型核彈攻擊,將足以為美國帶來毀滅性後果:方圓半英里內所有建築物,包括白宮、國會山莊等將夷為平地、民眾生還機會近零,輻射數月內四散至華盛頓其他地區和北弗吉尼亞州,數年內擴散至全國。
報告模擬核爆在華盛頓第16街和K街發生,距白宮僅數個街區。評估工作自去年起進行,報告指出,受影響範圍可分為重災區(方圓半英里內)、中度受災區(方圓半英里至1英里)和低度受災區(方圓1英里至3英里)。
身處重災地區的人將暴露於超過800倫琴(輻射量度單位)的輻射之中,若不立即躲進庇護所,必死無疑。由於輻射會在10分鐘內飄至,區內民眾根本無法及時疏散。
報告建議,居民可在居所設置地牢作庇護,因為一旦核爆,相比待在室外或天台,地牢能大大減輕輻射傷害。
「最佳應變方法是:立即藏身於最近的庇護所或防護性高的建築;不要靠近窗戶,以免被強氣流衝毀的玻璃所傷。應至少在庇護所待12-24小時,然後跟隨政府指示逃生」。
英國聖公會大主教辭職
2012年3月27日消息﹕
獨立報報道,作風激進敢言的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見圖),17日宣布辭任在位10年的大主教一職,於12月離任後,將出任劍橋大學麥格達琳學院院長。他警告同性戀者及女性於教會內角色的爭議,或將導致聖公會分裂。
威廉斯受訪時稱,這10年間,關於「同性戀者及女主教的問題爭論不休,令他感到困擾」。他表示,首相卡梅倫公開支持同性婚姻,卻又稱接受反對同性婚姻的人接掌聖公會,清楚表明了不會尊重聖公會意向。
對於繼任人,他表示必須有「公牛的體格,犀牛的面皮」,才能承受壓力和達到工作期望。學者及評論界則認為,約克郡大主教森塔穆是最佳人選,成為首位擔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黑人。評論指他大膽敢言,曾批評銀行家貪婪,在教會內外均有支時者;但他曾稱「基地」組織領袖拉登被殺為「不公義」,言論惹起爭議。
英國聖公會是全球38個國家及地區的教會代表,當中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全球逾8,500萬名聖公會教徒的精神領袖。作為英國聖公會成員的卡梅倫,將參與委任繼任人。
楊利偉表示遇外星人會問好
2012年3月27日消息﹕
《廣州日報》報道,「如果在太空中遇到外星人,雖然語言不通,但我會用肢體語言說哈羅問好。」航天員幽默的回答,引起在場學生的爆笑。航天軍事專家、總參二某部高級工程師孫錦雲教授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太空人楊利偉將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大隊長、太空人費俊龍將軍,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太空人劉伯明大校等三位功勳太空人一行24日、25日走進佛山校園,與佛山市5000多名中學生代表「零距離」接觸互動,中學生們拋出專業的航天問題讓楊利偉等航天員感到驚喜。
有學生問及在太空中到底是什麼感受時,楊利偉回答說,剛進入失重效果時航天員會出現臉紅、鼻塞等反應,但通過大量訓練就可適應。在太空中看星星,其實和地球上看大小差不多,我們總說星星一閃一閃的,在太空看星星不會閃。
中國首個機器人公園開門
 2012年3月27日消息﹕ 新華社報道,浙江嘉興市建成內地首個環保鋼雕機器人主題公園,3月20日通過國家2A級景區評審組認證並正式對外開放。 該公園位於一座舊廠房內,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公園展出的十二生肖、京劇臉譜、登月旅行等10多個主題場景共600多件鋼雕作品,都是50歲的朱克峰帶領著他的「鐵哥們」—環保鋼雕藝術團隊成員,用廢舊汽車、齒輪、鋼板、機床部件等各類金屬件製作而成。從10多厘米到4、5米高的機器人,從國外的機甲戰士到本土的鍾馗,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朱克峰2001年與4、5名志同道合的藝術家辭去工作,白手起家從事專業鐵皮車模製作。2005年,「鐵哥們」團隊來到浙江嘉興,開辦工作室和廢舊金屬回收站,成功把「鐵」字註冊成商標。2010年,開始傾力打造以鋼雕作品為主題內容的鋼雕公園,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公園正式開放。朱克峰說,公園涵蓋了再生資源利用、環保、創意、教育、旅遊等多項意義和功能。
湖南學者指湖南人是日韓祖先
2012年3月17日消息﹕
文匯報報道,日前,在一場有關湖南「文化大繁榮」和「湖南精神」的文化沙龍上,湖南省法律顧問、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提出,湖南人是韓國人和日本人的祖先之一,秦朝時期在岳麓山修煉的韓終是朝鮮半島的先祖。
杜鋼建指出,湖南人是韓國人和日本人的祖先之一,秦朝時期在岳麓山修煉的韓終是朝鮮半島的先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韓終原為齊國方士,煉丹採藥,名滿天下,而其修煉的地點是楚國境內的長沙。唐代司馬承禎《洞天福地記》記載︰「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西嶽真人韓終所治之處。」在秦滅楚後8年,韓終帶著羅氏、盧氏等楚國亡民有準備地逃離了秦國,渡海到了朝鮮半島東南,建立了三韓。而韓國的漢字傳入時間大約在戰國到漢初,這和韓終之屬到韓國的時間吻合。
他同時指出,漢代建立後,吳氏長沙國王和劉氏長沙國王的家族和後代又大規模移民日本,對日本國的形成和日本文化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後來,湖南法文化影響了日本聖德太子的《憲法十七條》。
杜鋼建認為,湖南人開放進取,歷代敢為人先,憑借寥廓荒忽的湘江氣派、與道翱翔的追求乘流而逝,具有開拓創新的歷史傳統基礎。因而,他認為湖湘文化歷來是一種開放性的「國際文化」。
此外,他重點介紹了儒釋道合流的道林寺文化,希望政府和社會加強地方文化瑰寶的珍惜、整理和保存,又要加強對湖湘文化理論的學習、研究和探索,從中挖掘湖湘文化中之法治要義,在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下,開啟「湖湘新儒學」之學派。這是繼海外新儒學、大陸新儒學之後,首次有學者在湖南本土提出「湖湘新儒學」,續接了宋明理學以來的「道南正脈」。
長沙市用充氣娃娃做宣傳
 2012年3月16日消息﹕ 3月14日,長沙市雨花區阿彌嶺國中城,志願者用貼有「性、更、需、要、科、學、消、費」字樣的充氣娃娃,向市民宣傳在選擇性用品時學會辨別劣質產品,不要因劣質性用品影響性健康。(CFP供圖)
世界最大的水泥貨船即將消失
 2012年3月16日消息﹕ 近日,隨著福州城市的開發建設,擱淺在馬尾經濟開發區、世界最大的水泥貨船「古田號」再成人們話題的熱點。據悉,這艘船體和骨架均由水泥澆築而成的貨船1973年下水。日前,「古田號」所在地塊已經賣掉,由於其體積龐大無法整體移走,其恐難逃被拆除命運。
德國科隆大學驚現數百人體殘肢
2012年3月15日消息﹕
衛報報道,德國科隆大學有職員在解剖學院地窖一間房內,發現數百已棄置多年的人體殘肢,並散發惡臭,警方介入調查。醜聞令德國學術界震驚,該院前院長上月懷疑自殺身亡,使事件更添詭異。
被發現的包括成人屍體及動物死屍,還有大量貼有「鼻子」、「新生兒」及「鯊魚頭」標籤的膠桶。證據顯示,該房間可能已有至少10年未被使用。房內約100具屍體是捐出作研究之用的死者遺體,研究後早應埋葬,該院正利用檔案鑒別死者身份。
南韓隱瞞核電站停電
2012年3月15日消息﹕
朝鮮日報報道,韓國古里核電站1號機組上月9日發生事故,外部電源停電12分鐘,緊急發電機也沒有啟動。調查認為,事故是員工操作失誤所致。負責經營該核電站的韓國水力原子能公司在事發一個月後才向政府報告,被疑為有意隱瞞事故。韓國知識經濟部長官洪錫禹就事件致歉。
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前日表示,上月9日晚8時34分,釜山機張郡古里核電站在試驗1號機組發電機保護用電源切斷裝置繼電器時突然停電,最終停電12分鐘。安全委即令核電站停工,著手調查。
事發時,該核電站為更換核燃料而進行整備檢查,所以核反應堆已停止運轉。但使用後的核燃料儲藏槽和反應堆裡的核燃料仍然較熱,故開動消除餘熱設備。當時該設備也停止運轉,但很快恢復供電,未有導致大事故。
去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正因為核燃料儲藏槽的冷卻裝置因停電停運幾十個小時,以致冷卻水蒸發,核燃料暴露於空氣之中。
華裔學者研救地球,改基因縮小人類
2012年3月15日消息﹕
每日郵報報道,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社會資源需求急增,排放的溫室氣體令氣候暖化,大自然危在旦夕。美國頂尖倫理學家、紐約大學華裔哲學教授馬修.廖(譯音,Matthew Liao)(圖)指出,現時社會流行的節能方案如碳排放費等,在國際上難以達成共識,不足以解決減排燃眉之急,遂提出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方法挽救地球:
藉激素療法讓父母生育體形更小、消耗能源更少的孩子。馬修稱,人體能源消耗與體形密切相關,體形愈大,所需食物、能量和消耗資源愈多。若人類平均身高降低15厘米,男女體重指數分別可降低21%及25%,新陳代謝便可分別減少15%和18%。
把人眼改造成如貓眼。馬修指出,在日間,貓視力與人類相若,但夜視能力則大為優勝,若人人都擁有「貓眼」,就可減少依賴燈光,從而大幅減排。然而他承認,這種基因改造相對較危險。
馬修引述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有18%來自畜牧業,比運輸業更高,近來研究更指該比例已達51%。他認為,只要減少消耗肉類,將會大幅改善環境,而且這不一定要靠服藥,還可通過刺激人體免疫系統,令其拒絕牛蛋白質,對肉類產生厭惡感。
頁數:
59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