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明年降落月球
2012年3月15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報道,來自國防科工局的消息稱,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研製取得重大進展,正式由初樣研製轉入正樣研製階段,而嫦三探測器計劃2013年發射,進行月球軟陸探測與月面巡視勘察。全國政協委員、著名航天專家葉培建院士日前透露,「嫦三」將攜帶首輛國產月球車,登陸月球虹灣區。
國防科工局方面表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軟陸探測(即:落月)與月面巡視勘察,包括「嫦二」、「嫦三」和「嫦四」任務。其中,「嫦三」任務是探月工程二期的關鍵任務,將突破月球軟陸、月面巡視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將實現中國首次在地外天體上的軟陸,使中國月球和深空探測技術實現新的跨越。
消息透露,「嫦三」任務以探測器研製為重點,突破並驗證一批關鍵技術,逐漸化解技術風險,基本完成初樣階段研製工作,工程五大系統都順利通過轉階段的評審,目前進入正樣研製階段。
葉培建院士日前亦證實,將實現中國探測器首次地外天體陸的「嫦三」,已取得多項技術突破。「『嫦三』是帶腿兒的,因為它是要陸在月球上。」葉培建說,陸器上面還帶著月球車,要釋放出來在月表進行科學探測。
歐陽自遠院士此前亦透露,陸器登陸月球後就會固定不動,通過攜帶的立體、全像照相機拍攝周圍的地形地貌,然後再釋放出月球車,「一邊走一邊展開探測」,實現對月球的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聯合進行。
據了解,「嫦三」將創造人類歷史上多個第一。首先,陸器將攜帶月基天文望遠鏡和紫外望遠鏡。其中,月基天文望遠鏡也被稱為是一座小型月球天文台,可在沒有大氣層的月球,對太空進行更好的天文觀測。紫外望遠鏡則主要是從月球上對地球進行包括地磁干擾對地影響等觀測。這些天文觀測活動,都是人類史上的首次。
中國探月工程共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2007年發射的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實現「繞月」任務。工程現正處於「落月」階段,其第一顆先導星是2010年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
今年2月,國防科工局發佈了嫦娥二號獲得的7米分辨率、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成為國際上首次獲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圖。目前,超期服役的「嫦二」,已在距離地球150萬公里遠的拉格朗日L2點安全繞飛6個多月,獲取了大量空間環境科學數據。
「嫦娥三號」明年降落月球
2012年3月15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報道,來自國防科工局的消息稱,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研製取得重大進展,正式由初樣研製轉入正樣研製階段,而嫦三探測器計劃2013年發射,進行月球軟陸探測與月面巡視勘察。全國政協委員、著名航天專家葉培建院士日前透露,「嫦三」將攜帶首輛國產月球車,登陸月球虹灣區。
國防科工局方面表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軟陸探測(即:落月)與月面巡視勘察,包括「嫦二」、「嫦三」和「嫦四」任務。其中,「嫦三」任務是探月工程二期的關鍵任務,將突破月球軟陸、月面巡視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將實現中國首次在地外天體上的軟陸,使中國月球和深空探測技術實現新的跨越。
消息透露,「嫦三」任務以探測器研製為重點,突破並驗證一批關鍵技術,逐漸化解技術風險,基本完成初樣階段研製工作,工程五大系統都順利通過轉階段的評審,目前進入正樣研製階段。
葉培建院士日前亦證實,將實現中國探測器首次地外天體陸的「嫦三」,已取得多項技術突破。「『嫦三』是帶腿兒的,因為它是要陸在月球上。」葉培建說,陸器上面還帶著月球車,要釋放出來在月表進行科學探測。
歐陽自遠院士此前亦透露,陸器登陸月球後就會固定不動,通過攜帶的立體、全像照相機拍攝周圍的地形地貌,然後再釋放出月球車,「一邊走一邊展開探測」,實現對月球的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聯合進行。
據了解,「嫦三」將創造人類歷史上多個第一。首先,陸器將攜帶月基天文望遠鏡和紫外望遠鏡。其中,月基天文望遠鏡也被稱為是一座小型月球天文台,可在沒有大氣層的月球,對太空進行更好的天文觀測。紫外望遠鏡則主要是從月球上對地球進行包括地磁干擾對地影響等觀測。這些天文觀測活動,都是人類史上的首次。
中國探月工程共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2007年發射的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實現「繞月」任務。工程現正處於「落月」階段,其第一顆先導星是2010年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
今年2月,國防科工局發佈了嫦娥二號獲得的7米分辨率、100%覆蓋全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圖,這成為國際上首次獲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圖。目前,超期服役的「嫦二」,已在距離地球150萬公里遠的拉格朗日L2點安全繞飛6個多月,獲取了大量空間環境科學數據。
台灣四面佛信眾還願,僱全裸舞孃
 2012年3月15日消息﹕ 中國時報報道,台灣田尾公路花園怡心園旁四面佛廣場位,日前有女信徒還願,比照泰國習俗找來四名舞孃在佛前大跳三點全露豔舞;警方事後得悉,立刻派員到場了解,研商是否違法。 四面佛廣場位於田尾公路花園怡心園旁,常有遊客前往膜拜,3月12日還願的是一名年輕女子,自稱某精機公司負責人,數月前向四面佛許願時,公司業績為零,現在業績一百,為此來還願。 四面佛廣場董事長高振雄表示,依泰國習俗,請舞孃跳舞還願,穿得越少表示誠意越大越夠,甚至還大願時跳裸舞。 為了避免蹈法,業者事先以帆布將四面佛像的四周圍住,不讓外界看見;不料事後有側錄影像傳出,四名舞孃跳到三點全露。
江蘇專家繁殖出現「黃玫瑰白菜」
 2012年3月15日消息﹕ 揚子晚報報道,遠看是一棵白菜,近看卻像放大的黃玫瑰。近日,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該校園藝學院的專家已經成功篩選出了一種長得像黃玫瑰的白菜,在南京江浦農場已繁殖了100多株,成為穩定的群體。再過一段時間就能端上南京市民的餐桌了。 這種「黃玫瑰」白菜的原始材料引自外地,經過多次篩選後,南農專家發現了它「天生麗質」的一面,並經過數次「自交」,才長成如今這般驚艷。 「嬌滴滴」的玫瑰形白菜能吃嗎?南農大園藝學院院長侯喜林笑言,絕對能吃,幾名研究生早就眼巴巴地想嘗鮮了。「我還沒捨得吃呢。」侯喜林表示,雖然不知道它口感如何,但因為長得比普通白菜漂亮,更具觀賞性,可以做涼拌菜,做沙拉。
湖北出現超級無敵掃街車!
 2012年3月15日消息﹕ 國際在線報道,2012年3月14日,湖北當陽,一台由養護工人自製的道路清掃車,在一級公路當陽峽口段作業。
研究發現黑猩猩中有「警察」調節群體紛爭
2012年3月13日消息﹕
鳳凰網報道,群居生活難免發生矛盾,人類近親黑猩猩同樣如此,調解矛盾因而對黑猩猩群體的凝聚力有重要意義。瑞士研究人員發現,黑猩猩群體中有類似警察的角色,充當第三方調解,處理內部矛盾衝突,維持群體穩定。
這種現象早有記載,只是僅被當作奇聞軼事,沒有明確證據。在瑞士蘇黎世大學人類學家卡雷爾·范斯海克和克洛迪婭·馮羅爾主持下,研究人員發現,黑猩猩群體中確有「警察」維持治安。
研究人員觀察並對比四群受控黑猩猩的行為,在戈紹的瓦爾特動物園發現特殊情況。美國科學促進會主辦的EurekAlert網站援引馮羅爾的話報道:「我們幸運地觀察到,一個黑猩猩群體發生變化,新加入數只雌性黑猩猩,雄性黑猩猩的等級地位重新劃定,群體穩定性產生動搖。這在野生黑猩猩群體中也會發生。」
他們發現,當黑猩猩群體中多名成員捲入紛爭,仲裁者公平干涉的意願最為強烈。或許因為這類紛爭更可能危害群體穩定。
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卷》發表論文,認定黑猩猩調解群體成員之間的矛盾衝突並非出於自身直接利益,而是要維持群體安寧和穩定。
與人類一樣,黑猩猩中有權力架構。研究人員發現,並非每隻黑猩猩都能勝任仲裁職責,主要由地位高的雄性或雌性黑猩猩或者在群體中廣受尊敬的黑猩猩擔當,否則仲裁者無法化解矛盾。
研究人員認為,黑猩猩「警察」調解群體內部矛盾可以視為道德在進化過程中的早期形式。馮羅爾說:「對社會的關心在我們人類社會高度發展,構成道德的基礎。這種興趣根深蒂固,在我們的近親身上也能發現。」
先前研究顯示,哺乳動物可能像人類一樣以道德規範約束自身行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授、生態學家馬克·貝科夫在著作《荒野正義》中舉例說,黑猩猩有正義感,會一起懲罰違反規則的同伴,給予殘疾同伴特殊照顧。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觀察發現,大象不僅會陪伴、照料受傷或生病的同伴,還會對其他動物顯現同情。南非一頭大象2003年鬆開鐵門閂,打開羊圈入口,幫助羚羊逃跑。
一些研究人員對動物多大程度上有複雜情感和社會責任感持懷疑態度,但承認難以認定動物完全沒有人類的道德品質。
科學家發現了距地球105億光年最遠星系團
2012年3月13日消息﹕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通過一種最新紅外線照相機,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距地球105億光年的星系團,哈勃望遠鏡之前一直未能發現它。
在這項名為「四星星系演化研究」(Z-FOURGE)的天體觀測活動中,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的研究者及其國際合作者使用了一種最新的紅外線照相機。這台紅外線照相機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5個經過特別設計的紅外線過濾鏡,可以首次將波長解析和低亮度感應精確地結合在一起。
「這些過濾鏡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途徑——我們彷彿能夠對星空進行分層造影掃瞄一樣,迅速對早期的宇宙面貌拍攝一張3D圖片,」這個研究小組的一名負責人卡爾 格雷茲布魯克說。
科學家們將紅外線照相機安置在位於智利的一台6.5米口徑的麥哲倫望遠鏡上。通過這台設備,他們發現了這個位於獅子座附近的星系團,它距離地球105億光年之處,密度很集中,由30個星系組成。這是人類迄今為止在太空中發現的距地球最遠的星系團。
澳大利亞天體物理學家李 斯皮特勒透露,科學家之前使用地面和太空觀察設備對這個星系團所在的區域進行了上萬個小時的研究,僅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對這片區域的觀察就將近一個月時間,但一直沒有發現它。
星系團,向來被稱為宇宙的「城市中心」,被視為宇宙的重要組成單位。研究它們有助於解開星系演化和宇宙誕生最初時刻狀態這兩大謎題。
阿根廷罕見意外﹕兩男笨豬跳互撼爆頭亡
2012年3月13日消息﹕
新華社報道,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莫雷諾市上周六發生「笨豬跳」事故,兩名年輕人在空中頭部猛烈相撞而亡。
當地某農莊主人的兒子及其朋友,將一架拆卸中的廢舊工程吊車改裝成「笨豬跳」設施。據報,25歲的馬丁內斯和27歲的帕帕亞尼當晚從25米高的吊車上一躍而下,兩人的頭部在空中相撞。一人當場死亡,另一人被送醫院搶救,最終不治。當地市政府官員說,私自搭建如此高的工程吊車須得到市政府准許,而附近居民誤以為搭建吊車是用於建築工程,故未有舉報。
聯國警告:缺水威脅全球多地
2012年3月13日消息﹕
路透社報道,
聯合國發表《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警告隨著食物需求上升及氣候變化加劇,全球多個地區將會遭受長期水源短缺問題,呼籲解決浪費食水問題。近兩年受乾旱困擾的英國東部和南部,將實施限制戶外用水,預計影響全國1/3家庭,多達2,000萬戶,其他地區也將仿效,有人擔心這會影響今年的倫敦奧運會。
聯合國昨日起在法國南部舉行「世界水源論壇」,討論報告內容。報告稱,農業用水需求佔全球的70%,由於人口持續增加,預計到2050年該比例會增加至少19%。而在富裕國家,農業佔食水需求的44%,發展中國家更高達9成。
報告指,氣候變化將大大影響南亞和非洲南部的食物生產,指亞洲生產了全球6成糧食,但只佔有1/3水資源。到2070年,中歐和南歐也將感受到水源壓力。過去50年,全球開採地下含水層是以往的3倍,現時接近一半食水都是來自地下水,但在某些地方,地下水資源已到達臨界水平。
報告呼籲改善用水管理,以及採取大規模行動減少浪費,包括使用更佳灌溉系統、減少種植「渴水」農作物、使用「灰水」(用過的水)沖廁等。報告預計,在2020年至2050年間,用於應對氣候變化引致食水問題的年開支可達192億美元(約1,490億港元)。
事實上,食水問題正困擾不少西方國家。英國當局已宣布14個郡處於乾旱狀況。在「制水令」下,英國家庭使用喉管、花灑洗車和灌溉花園將受限制,違者罰款1,000英鎊(約1.2萬港元)。
新研究胚胎速凍「玻璃化」做試管嬰
2012年3月13日消息﹕
上海《東方早報》報道稱,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生殖輔助中心主任童國慶及其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通過對囊胚(幼胚)進行玻璃化冷凍,再進行囊胚移植,大大提升妊娠成功率,使試管嬰兒成功率從不到40%提高到70%或更高。這項技術今後可能將在臨床上進行常規應用。
最新數據顯示,內地平均每8對育齡夫婦中就有1對面臨生育困難,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3%攀升到12.5%至15%,接近發達國家15%至20%的比率。越來越多不孕不育患者嘗試試管嬰兒技術,但成功率不高向來是其軟肋。從1978年首例試管嬰兒在英國出生,經過30年發展,試管嬰兒成功率僅由最初的10%攀爬到目前的30%至40%。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生殖輔助中心主任童國慶研究發現,「玻璃化冷凍技術」與「囊胚移植」的結合,大大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所謂玻璃化冷凍技術,首要通過促性腺素等藥物促進女性排卵並提取健康卵細胞,受精後形成胚胎,對卵細胞或胚胎進行脫水並以特殊抗凍劑取而代之,最大限度地保持細胞的完整性。隨後,醫生進行冷凍處理,溫度從常溫迅速降至-196℃,並將其保存在液態氮中留作後用,卵子或胚胎形成像玻璃體一樣的結構形狀,故名「玻璃化」。
童國慶及其研究小組曾花費兩年時間進行一項研究,對均進行胞漿內單精子注射的兩組患者進行比較,其中136個病人進行了「玻璃化冷凍-解凍囊胚移植」,另外110位患者則選取了「新鮮囊胚移植」的方法。結果顯示,兩組在種植率和臨床妊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分別是種植率37.0% VS 25.0%,臨床妊娠率55.1% VS 36.4%。而在對62例病人一次取卵後(即進行新鮮囊胚移植,又有冷凍囊胚移植),累積妊娠率甚至達到了86%。童國慶認為,經過一次取卵後,只要患者獲得囊胚進行了玻璃化冷凍,經過解凍及囊胚移植,臨床妊娠率可達到60%至70%之間甚至更高。
目前,做一次試管嬰兒治療的總費用在1.5萬至2.5萬元之間。童國慶指出,與過往的慢速冷凍技術相比,玻璃化冷凍更為廉價,因操作過程不需要昂貴的機器,且能將卵子、胚胎保存得更為完整,一些目前不願懷孕的女性,也可通過此項技術將其卵子提前保存,解凍之後依然能正常進行體外受精,保留生育能力。
西安婆婆臨終吐真相,20年前調包孫女
2012年3月12日消息﹕
東南網報道,生於1962年的趙趙,和許多同齡人有著相仿的經歷:年輕時,她和丈夫王剛是國企的雙職工。下崗後,兩人一起為養家奔波。不久前,兒子參加了工作,趙趙覺得,生活越來越平靜。不過,婆婆臨終前的一番話,幾乎顛覆了這種狀態。
婆婆年逾九十,前段時間病倒了,趙趙和丈夫跑前跑後地伺候她。婆婆居然說:「飛飛不是你生的。九零年你生完娃,咱回家以後,我把娃抱走和人換了。」
趙趙說,聽到這一驚人消息後,她哭著埋怨婆婆說,「男孩女孩都一樣,現在女孩還比男孩好。」婆婆喃喃地說,「(當時)誰能想到以後呢。」
為幫趙趙尋找親生女兒,記者前往西安市第四醫院,希望院方可以提供一些當年的產婦資料。「從1985年到1994年之間,醫院只留了剖腹產產婦的資料。」西安市第四醫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張斌說,趙趙當時是順產產婦,醫院對此事愛莫能助。抱著印有女兒腳印的出生紀念冊,趙趙淚流不止。她說:「哪怕不認孩子,我都想找到她,看看她過得好不好。」
「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揭人類進化連續性
2012年3月12日消息﹕
中新社報道,來自河南省文物局的消息證實,「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項目取得了新的成果,文物考古者在該遺址發現了大量的古人類居住活動面,專家稱這些新發現與10萬年前的「許昌人」一脈相承,為研究中國現代人類起源提供了重要的新視角。
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南郊,發現於2005年,距今40,000年前後。2011年4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對該遺址進行了首次發掘,發掘面積50平方米。
長期致力於中國遠古人類文化研究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幼平是該遺址考古工作的負責人。他介紹說,考古工作者在該遺址新發現了數以萬計文化遺物,包括石製品、骨製品與動物骨骼及其殘片等,還有20多處用火遺跡,以及由上述遺存構成的古人類居住活動面,這些新發現與10萬年前的「許昌人」一脈相承。
關於人類起源問題,目前國際學術界最著名的包括「非洲起源說」和「多地區起源論」。其中,中國專家推斷中國人類並非來自非洲,而是一個完整的進化體系,即「巫山人」(200萬年前)、「藍田人」(100萬年前)、「北京人」(50萬年前)、「許昌人」(10萬年前)等。
「許昌人」作為中國現代人類起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被眾多專家給予了「有望打破人類『非洲起源說』」的高度評價,不過,王幼平卻十分嚴謹地說:「老奶奶廟遺址與『許昌人』一脈相承,但現有的出土物等不足以顛覆『非洲起源論』,卻很清楚地展示了人類進化論的『連續性』特點。」
王幼平認為,老奶奶廟遺址上述新發現,尤其是以灰燼堆積為中心的活動面遺跡的發現,填補了中國以及東亞大陸這一階段舊石器文化發現的空白,為認識中國境內及東亞地區現代人類及其文化起源與發展等一系列重要史前考古的關鍵課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資料。
陳屍車內3天,停車場照開罰單
2012年3月11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報道,台灣新北市一名廖姓男子3日與妻子發生口角後駕車離家,隔天發短信給小學六年級的女兒,表示自己「活得很累」,家屬8日發現他在車內燒炭死亡多日,屍體腫脹發臭。
但停車開單員3天來都未發現車內有人死亡,昨天還打算對該車輛開單,開單員事後得知驚嚇說:「玻璃太黑沒看見!」台灣傳媒報道,警方發現男子駕駛的休旅車的擋風玻璃夾著數張停車單,3天來都有人員開單,但未發現異狀。開單員表示,此路段有2、3名開單員輪流,因車窗顏色太深,沒人發現車內有人。
湖北賴床白領僱「活人鬧鐘」
2012年3月11日消息﹕
荊楚網報道,8日,記者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有趣的信息,武漢一白領為避免早上賴床遲到,每月出150元招「活人鬧鐘」!「家住青山,公司在光谷,上班需打卡,遲到要扣錢,傷不起!誠招人力鬧鐘一名。學歷要求:初中以上;性別要求:不限;職業性質:周一到周六早上6:35打電話叫我起床;待遇:月薪100元,再加50元電話費;有意者請留言,非誠勿擾!」
隨後,記者通過微博私信聯繫到該網友。交流後記者了解到,21歲的小雨在關山大道附近某單位上班,早上8點半打卡,由於考勤制度嚴格,遲到一次扣100元,每月累計遲到3次者,當月績效獎金再扣30%。
「因為我住得離公司太遠,這個月上旬都沒過完,已經遲到過兩次了,今天早上遇到下雨堵車,就晚了5分鐘!打卡機是不會留情面的!」情急之下,她想到了招聘「活人鬧鐘」這一招。
「與其說是招工,我覺得更是招親。」有粉絲調侃說,不過,記者瀏覽小雨招聘微博中的留言發現,不少人對她的這一行為表示認同。
美國航空一空姐忽然「撞邪」高呼要撞機
2012年3月11日消息﹕
CNN報道,空姐在飛機上高呼要撞機,全機乘客嚇破膽!前日早上正向乘客講述安全指引的美國航空客機空姐,疑躁鬱症發作,央求機師折返,並警告「如果你不聽我勸,我不勉強,但若撞機別來怪我」,更提及「911」恐襲,嚇得機上乘客急急報警。
該班自得州達拉斯飛往芝加哥的2332號航機,當時已在跑道上準備起飛,失常空姐透過廣播系統介紹逃生方法時,忽然與機師通話,乘客一笑置之,以為她不小心啟動了對講機,另一空姐即要求她關閉廣播器,但失常空姐未有理會。
躁狂空姐更談及「911」恐襲,又口齒不清地重複談論他們的航機會如何撞毀,令乘客極度恐慌。5名機組人員及乘客把她拉回座位,她情緒激動反抗,一時高呼「該死的兇手」,一時讚對方孔武有力,問他們是否美軍「海豹部隊」。其間她自稱患上躁鬱症,沒吃藥。
當局調查後證實事件不涉及刑事罪行,美航把空姐及受傷機組人員送醫後,航機終起飛。有乘客事後表示,幸好當時不在九霄雲外,否則真會被嚇死。
頁數:
60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