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究「動物行為學」預測地震
2012年3月11日消息﹕
據新華社報道,通過動物或生物行為進行地震預測,在過去並不被科學界支持,但越來越多案例顯示,地震發生前,一些動物的行為發生了有規律的變化。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堅持將此作為地震研究重要課題之一。在位處地震帶的台灣,最近就有學者提出透過觀察動物在地震發生前的行為,尋求地震預測技術的突破。
紀錄片《震感第6感》在台灣公開,島內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專門為此舉行座談會。紀錄片中,全球科學家從民間收集大震來臨前動物的各種異常行為證據,造訪當地農民,探討動物行為與地球板塊之間的關係。資料顯示,地震發生前產生異常行為的動物有蛇、鼠、蛙、鵝、雞、鴨、鳥、魚、鴿、牛、馬、羊、豬、狗、鹿、貓、兔、虎、龜、蚯蚓、昆蟲等。
專家分析,這些現象可能是如下原因形成:震前岩層未破裂放出高頻率彈性波、岩石受力產生振動放出的高頻率聲波、電磁場變化、大量地下氣味逸出、地溫升高、與節氣不相符合的氣象變化等。
「未來五年有望設計出電子儀器,將動物反應科技化,提高臨震預測和短期預測的準確度。」台灣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表示,此項研究將用科技方式觀測電子濃度,同時結合生物科技將動物的敏感反應、內部構造變化、行為差異等進行量化分析,反覆檢驗,總結規律。
「只要能正確掌握地震周期和前兆,將看似零散而無關緊要的特殊自然地理及動植物異常現象,科學化地組織、串聯、研判,再配合科學儀器進一步鑒定,就可以作為預測地震的重要佐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教授程仁宏表示。
有關學者還建議,成立「地震預測通報網」,建立完整地震預測機制,一旦發生異常現象,立即結合自然地理、動植物地震前兆和科學量化研究,將預測訊息第一時間傳達給大眾,避免以訛傳訛造成的不必要恐慌情緒。
劉正彥表示,兩岸高校、科研單位之間在地震預測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多年,針對汶川地震、蘇門答臘地震、日本大地震等都有聯合研究,彼此整合分享成果。大陸對動物、生物的研究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台灣研究「動物行為學」預測地震
2012年3月11日消息﹕
據新華社報道,通過動物或生物行為進行地震預測,在過去並不被科學界支持,但越來越多案例顯示,地震發生前,一些動物的行為發生了有規律的變化。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堅持將此作為地震研究重要課題之一。在位處地震帶的台灣,最近就有學者提出透過觀察動物在地震發生前的行為,尋求地震預測技術的突破。
紀錄片《震感第6感》在台灣公開,島內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專門為此舉行座談會。紀錄片中,全球科學家從民間收集大震來臨前動物的各種異常行為證據,造訪當地農民,探討動物行為與地球板塊之間的關係。資料顯示,地震發生前產生異常行為的動物有蛇、鼠、蛙、鵝、雞、鴨、鳥、魚、鴿、牛、馬、羊、豬、狗、鹿、貓、兔、虎、龜、蚯蚓、昆蟲等。
專家分析,這些現象可能是如下原因形成:震前岩層未破裂放出高頻率彈性波、岩石受力產生振動放出的高頻率聲波、電磁場變化、大量地下氣味逸出、地溫升高、與節氣不相符合的氣象變化等。
「未來五年有望設計出電子儀器,將動物反應科技化,提高臨震預測和短期預測的準確度。」台灣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表示,此項研究將用科技方式觀測電子濃度,同時結合生物科技將動物的敏感反應、內部構造變化、行為差異等進行量化分析,反覆檢驗,總結規律。
「只要能正確掌握地震周期和前兆,將看似零散而無關緊要的特殊自然地理及動植物異常現象,科學化地組織、串聯、研判,再配合科學儀器進一步鑒定,就可以作為預測地震的重要佐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教授程仁宏表示。
有關學者還建議,成立「地震預測通報網」,建立完整地震預測機制,一旦發生異常現象,立即結合自然地理、動植物地震前兆和科學量化研究,將預測訊息第一時間傳達給大眾,避免以訛傳訛造成的不必要恐慌情緒。
劉正彥表示,兩岸高校、科研單位之間在地震預測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多年,針對汶川地震、蘇門答臘地震、日本大地震等都有聯合研究,彼此整合分享成果。大陸對動物、生物的研究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城市傳聞﹕普洱茶致癌
2012年3月11日消息﹕
據《新京報》報道,9日,新浪微博認證用戶「人體工程學李建軍教授(微博)」在微博中提及,喝普洱茶最容易得癌症,茶裡有大量的致癌物「黃曲霉素」。9日,被稱為茶院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力挺普洱茶,稱曾有多地對普洱茶測定過,其微量根本不構成致癌威脅。
「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因為放了太久,裡面有大量的黃曲霉素是致癌物。」「人體工程學李建軍教授」的這條微博激起千層浪,曾被世人稱讚的普洱茶,突然被冠上了「致癌」的稱號,引發了網友討論。
昨日,素有「茶院士」之稱的陳宗懋院士稱,過去很多地方對普洱茶中是否含有黃曲霉毒素做過測定,只在極個別的樣本中發現過,而且含量非常低。「有害的東西沒到量就不構成毒害,普洱茶致癌是絕對不可能的。」
陳宗懋院士解釋,普洱茶由生茶變成熟茶,要經過好幾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幾種菌群參與發酵,從而構成普洱茶的香味。這幾種參與發酵的菌群均是有益菌群,沒有黃曲霉菌。
流浪貓在蘇州大學「上堂」
 2012年3月11日消息﹕ 揚子晚報報道,蘇州大學向來以美麗的校園景觀著稱,不過,最近躥紅網絡的「蘇大喵喵軍團」相冊將人們的眼球吸引到了常年駐紮在蘇大的流浪貓們。 與北大2009年躥紅網絡的斷尾流浪「學術校貓」相比,這隻在蘇大老校區活動的貓咪「文成公主」顯得更加優雅迷人,一身柔順服帖的白毛,只有右耳和尾巴帶有墨黑色,牠渾圓豐腴的身姿頗有盛唐風貌。「文成公主」這個雅號源於牠對蘇大文成樓的特別偏好,牠總是流連於文成樓的各個教室,彷彿牠就是在這裡學習的一名普通學子。 別以為「文成公主」真的對課堂有著強烈的興趣,其實牠不過是個「偽學術」貓貓。有知情同學爆料稱「文成公主」竟當著全班同學和老師的面公然「違反紀律」,上課期間睡起了大頭覺,對全蘇大的學術貓們造成了極壞的影響。但在「造小貓」方面,「文成公主」功績斐然。現在的「文成公主」已經是好幾個孩子的媽了,牠時常帶著兩三隻小貓一起去教室旁聽。 不過,在蘇大,這群喜歡闖進教師的「不速之客」卻受到了大家的寵愛,課堂上,師生們「容忍」牠們睡覺、吃東西,甚至「發表不同意見」。
男子後巷跳樓壓中如廁老翁命危
2012年3月11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報道,土瓜灣落山道昨早發生墮樓人壓人事件,一名老翁往後巷廁所如廁,惜只差一步踏入廁內,卻無辜遭樓上大廈厭世跳樓男子從天而降壓個正著,老翁不堪重壓當場腳骨折斷仆倒,與墮樓漢同告重傷命危,警方調查後相信有人因「不開心」而企圖輕生,案件無可疑。
天降橫禍被墮樓漢壓中命危老翁陳×揚(84歲),右腳骨折及背部受傷,送院時仍清醒,但經救治後需於深切病房留醫,情況危殆,至於墮樓男子蕭×傑、37歲,亦需於深切病房留醫,情況危殆。據悉陳翁已有兒孫,與家人同住現場附近一大廈,他習慣每日清早晨運後,到落山道86號地下的一間茶居飲早茶,嘆完「一盅兩件」才返家。
事發於昨早7時27分,陳翁如常晨運後到落山道的茶居飲茶,期間他人有三急,前往露天後巷的廁所,當打開廁門,尚未踏入廁所之際,大廈高處突有一名中年男子飛墮,剛巧壓中他背部,陳翁不堪被墮樓漢重力一壓,當場跪地仆下,腳骨折斷,對方則「」一聲撻落地上昏迷,陳翁高呼救命,街坊聞聲赫見發生人壓人事件,即致電報警。
救護車到場將兩名傷者送院救治。警員稍後聯絡上墮樓漢的家人,證實他為大廈高層單位住客,早前已向家人透露不開心,相信昨早趁家人外出後,留下做人不開心遺書,由住處攀窗跳樓輕生,卻意外壓中往如廁的陳翁。
至於無辜被壓傷的陳翁,其女兒趕到醫院探望後表示,父親聲稱並不認識墮樓漢,當被壓中剎那,還以為是被人從後推撞。老父因年紀大,被重壓後腳骨折斷,恐怕手尾長,但無傷及要害枉送性命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假定墮樓男子約140磅,由3樓至5樓墮地約需1.7秒,時速約62公里,撞擊力為978磅,如直接墮地必死無異,而被壓中老翁承受了其中約489磅衝力,即老翁為墮樓男子卸去一半力度,墮樓男子可算大命。
執業律師黃國桐表示,從高處墮下不管是否自殺都不會負上刑責,因自殺並非罪行,如意外或不小心墮樓亦非事主本意,故難以確定他蓄意傷人;至於無辜被壓傷事主如欲作出民事起訴,則要舉證對方是否有可預期發生的重大疏忽而做成意外。
中國將全面恢復審批核設施項目
2012年3月11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全國「兩會」期間,中國核電的最新進展和規劃成為熱議的焦點。在昨日舉行的全國政協新能源及清潔能源發佈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說,「中國發展核電絕不會搞『大躍進』,而且目前也沒有搞『大躍進』」。
王炳華在發佈會上表示,日本福島事故發生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對目前正在建設、運行的核電和核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目前檢查工作已結束;根據他個人的判斷,中國政府會在今年或在今年更早些時候恢復核電站項目的審批。
王炳華強調,「中國發展核電絕不會搞所謂『大躍進』,目前也沒有搞『大躍進』,所有準備在建的項目,完全是在政府的規劃範圍內,完全在政府的產業指導政策內,完全符合國際和國內核安全相應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王炳華表示,到目前為止,全國核電安全大檢查工作已經結束了,在大檢查過程中,共計發現了14個方面需要整改的問題,有的已經完全解決,有的正在解決當中,有的已經列入三年改造計劃。
就中國內陸能否修建核電站的爭議,全國政協常委、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說:「關於內陸核電站,要科學的按照規程來認真論證,數字顯示,美國現有104個反應堆,其中100個在內陸,4個在沿海。2月9日,美國核管會在34年以後第一次批准建立新的核電站,也建在內陸。」
對此,王炳華認為,華中地區尤其是湖北、湖南、江西一次能源匱乏,市場需求旺盛,需要發展核電來滿足社會對電力的需求。而且內陸核電站設計標準和沿海完全是一致的,廢棄物排放要求也更加嚴格。
王炳華透露,世界最新核電技術,即AP1000技術的國產化取得突破,海洋核電站2號機組建成之後,該技術核電設備和關鍵材料國產化的水平超過80%。同時,清華大學高溫氣冷堆科研項目今年就正式啟動,是更先進的第四代核電技術。
王炳華表示,目前,世界首批採用第三代核電技術建設的核電站有8台機組,其中4台在中國,其安全標準極高,遠遠大於中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目前限定的核電安全標準。
王炳華說:「中國核電發展規劃及產業政策已經完善,未來堅持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嚴格的安全標準來發展核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總經理陸啟洲告訴記者,9日下午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美國杜克能源公司剛剛簽署了合作協議,主要以核電方面為主,企業之間的互動一直在進行。
張國寶表示,中國能源新思維除了立足國內,還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此前,習近平副主席訪美,在新能源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協議,杜克公司與內地另一家核電巨頭中廣核集團也簽了合作協議,杜克公司幫助培訓中方核電操作人員,說明中美兩國在新能源、在核電領域有著共同的利益,合作的前景非常廣闊。
美國無人機「加班」疑監視「天宮」
2012年3月11日消息﹕
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空軍的一架無人太空飛機原本應在太空中飛行9個月,但現在,它已經在天上飛了一年零三天,沒人知道它到底是執行什麼任務。媒體引述學者質疑,X-37B很可能是執行防衛或間諜偵測相關的任務,例如是監視中國的「天宮一號」。
這架名為X-37B的軌道試驗太空飛機於2011年3月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當時空軍官員提供有關任務的一些細節,表示該太空飛機僅提供了一種在太空中測試新技術的方式,如衛星傳感器和其他組件。它原本計劃於去年12月在加州降落,然而,X-37B執行任務的時間被神秘地延長了。
X-37B是一架美國空軍運行的實驗型有翼小型飛行器。該飛行器尺寸大小如同一輛汽車,帶翼和一個小型貨運艙,貨運艙的艙門可在軌道上開啟。飛行器沒有駕駛艙和駕駛員。2010年,X-37B進行了首飛,執行了一個跨年長期秘密任務。
民間對於該飛機「加班」原因眾說紛紜。一些學者懷疑,飛行器上搭載了一台間諜偵察相機,用以觀測地球或太空目標。更有業內分析人士推測,由於其秘密性質,X-37B可能作為一種軌道武器的前身,因為繞地球飛行,所以能夠投擲炸彈或攻擊外國衛星。五角大樓曾多次表示,太空飛機僅是一個技術「試驗床」。
英國媒體還曾援引一份航天雜誌的報告稱,X-37B或許正從事監視中國空間站的雛形「天宮一號」的任務。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為此刊文反駁了這一說法,稱其「不符合基本的科學常識」。
有業餘天文愛好者觀測到過X-37B首飛時的軌道模式,包括在朝鮮、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上空的蹤跡,這讓外界更加懷疑,X-37B是用來偵測的。
另一些人認為,飛行器是一個機器人衛星機修工,為其他衛星提供燃料補給和維修。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貨運艙搭載的可能是機械部件和其他用於軍事衛星的部件,這些部件可能被暴露在太空並長期運行。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國空軍延長X-37B的任務是希望發揮X-37B的出色燃料利用率,讓X-37B在太空中待得越久越好,以此展示其實力,避免任務因財政削減而「被砍」。
中國航天「十二五」將發射「百箭百星」
2012年3月11日消息﹕
新華社10日報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建恒10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航天進入高速發展期,「十二五」期間,每年將完成20次左右宇航發射任務。
據了解,2011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進行了19次宇航飛行,發射了19顆衛星、1個目標飛行器、1艘神舟飛船。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再創新高,首次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俄羅斯以年發射36次居首。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創造了年度發射次數的新紀錄,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
張建恒介紹,「十二五」期間,航天科技集團在宇航領域將要完成「百箭百星」的任務,即100次火箭發射,100顆衛星發射上天,100顆衛星在軌穩定運行;年均發射20次左右,高密度發射和飛行試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僅2012年全年計劃安排21箭30星的發射任務。其中,「神舟九號」將於6月至8月實施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
張建恒表示,2011年航天科技集團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資產總額首次突破2000億元,到「十二五」末將實現2,500億元的總收入規模。「去年集團以20%的速度增長,未來幾年仍會保持這樣的速度。」他說。
他還表示,北斗導航系統目前已建成覆蓋中國及周邊地區的基本系統,並開始提供試運行服務。今年,中國將發射6顆北斗導航衛星,全面完成亞太區域導航系統的建設。「雖然目前美國GPS系統在全球應用領域所佔份額很大,但未來的北斗將可以形成全球全覆蓋,屆時將可以為國人量身定做,極大方便百姓生活。」張建恒說。
竟信毆打可治病,廣州女子打死7歲兒
2012年3月9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報道,7歲的男童因淘氣,被鄰居認為患有佝僂病,並稱毆打可治癒。廣州女子陳某聽信鄰居的說法,先後20多次用棍棒、掃把毆打兒子小戴,結果因下手過重,將兒子活活打死。日前,這起罕見的故意傷害案在廣州中院開庭審理,小戴的親生母親在法庭上多次哭稱,自己因愛子心切,被鄰居騙了。
被害人小戴跟隨母親生活,父親長年在外打工。小戴比較淘氣,有時候甚至行為舉止異於同齡人。陳某說,鄰居王某說兒子小戴可能有病,並謊稱自己是軍區司令的女兒,陳某就讓王某帶兒子去了幾趟醫院。然而,經醫生檢查,小戴智力正常,身心健康均沒有問題,但王某卻偽造了一份「診斷書」,稱戴某患了「溺愛型多動症」和「佝僂病」,需要毆打才能治好。其間,陳某僅向王某買治佝僂病的藥和檢查就給了對方2萬多元。
從2010年9月起,陳某與王某一起使用竹棍、掃把柄等工具經常對小戴的小腿、腳跟、手臂等多個部位進行毆打。至2010年12月30日晚為止,毆打次數竟然達20餘次。2010年12月31日上午,小戴因遭鈍器多次不間斷擊打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時身上傷口多達60餘處。目前本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福建千年「肉身祖師」重見天日
 2012年3月9日消息﹕ 香港文匯報報道,一尊由唐代流傳下來的僧人真身肉像(見圖)供奉在千年古剎福建莆田龜山寺中,近日才被當地市民所了解,也令這座古寺聲名大噪。據了解,目前內地只有3尊唐代真身寶像,除了福建莆田,僅在陝西和廣東各發現一尊。 據介紹,早在唐朝咸通八年,無了祖師80歲圓寂時端坐如生,寺裡的師傅建塔供奉。從此,這尊「肉身祖師」名揚海內外。但這尊「全身舍利」在遺存1,100多年後,不幸在上世紀60年代被毀。 此後的80年代,莆田南山廣化寺再度重建。就在廣化寺重塑全寺佛像之際,亦替龜山寺重塑一尊全身遺骨、牙齒俱全的真身寶像。寶像塑成後,重新供奉在龜山寺法堂。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軍自殺人數增加80%
2012年3月9日消息﹕
法新社報道,美國軍醫在英國《損傷預防》期刊上發佈的報告稱,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軍士兵自殺人數增加了80%。
報告中稱,從1977年到2003年,美軍自殺人數一直呈緩慢下降趨勢,自殺率也低於平民。但是從2004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軍自殺率又開始上升。
2008年,美國軍隊中共有140人自殺,比2004年增加了80%,自殺率遠高於平民。報告稱:「在過去30多年的美軍記錄中,這種自殺增加速度是空前的。其中2008年30%的自殺事件可能與伊拉克戰爭和正在進行的阿富汗戰爭有關。」
據悉,美國軍隊中絕大多數的自殺者都是年輕的白人男性士兵,他們多數軍銜較低,很可能有過抑鬱症或其它精神紊亂疾病史。2008年的數字顯示,美國軍隊中尋求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士兵比2003年增加了一倍。
深圳劇毒小蛇吞食無毒大蛇
 2012年3月9日消息﹕ 羊城晚報報道,動物再殘忍,同類相食的情況畢竟還是少數。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濱海社區工作站的江先生就曾見到罕見的一幕,一條小蛇吞食一條大蛇,這一幕還被江先生全程用手機拍了下來。 事情發生在去年年底,江先生從梅沙街道食堂吃完飯回來,路過濱海社區宣傳欄時,看到宣傳欄下樹樁形狀的護欄縫隙中有一條黑白相間的蛇。令人奇怪的是,這條蛇正在一口一口地吞噬另一條灰白色的大蛇,被吞食的蛇的體型要大得多。他立即打電話給有著「捉蛇」經驗師傅,讓師傅過來捉蛇。捉蛇師傅在現場觀察後說,被吃的蛇叫南蛇,屬無毒蛇;但正在吃南蛇的是過山峰蛇,屬於劇毒蛇。 對於「蛇吃蛇」現象,深圳海洋世界一位研究動物的專家告訴記者,蛇吃蛇並不奇怪。一般而言,動物的等級越高,同類吃同類的現象越少,蛇作為爬行類的冷血動物,較為低等,在極度緊張或飢餓時便會出現這一情況。
英國戀物癖女子想嫁自由女神像
 2012年3月9日消息﹕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被譽為美國靈魂象徵的自由女神像受到世界各地不少人的喜愛,人們多是推崇其自由的寓意,或是為其所體現的藝術魅力所傾倒,然而一名英國女子卻表示,自己徹頭徹尾地愛上了自由女神像。 現年27歲的阿曼達·惠特克是名售貨員,來自英國利茲市,有很深的戀物情結。為了表達愛意,她在家中組裝起一個自由女神像模型。她坦言,自己曾在十幾歲時稱深愛過一套架子鼓。 據阿曼達介紹,自己對自由女神像是一見鍾情,她在網上看到朋友的一張以自由女神像為背景的照片後便愛上了這尊塑像。她給自由女神像起了個愛稱叫「莉比」,從那時起,她先後4次前去看望她的莉比,在那裡愛撫這尊塑像並親吻她的頭髮。 阿曼達在接受採訪時說:「她是我的異地戀人,她那讓人沉醉的氣質令我不由為之傾倒。」她本想和莉比結婚,但「因為有太多人愛她了」,所以放棄了這個念頭。 為了能和銅像愛人朝夕相伴,阿曼達家中收藏了上百尊微縮版的自由女神像,她臥室裡還有一尊6英尺(約1.83米)高的複製品。 近些年來,戀物癖者和他們不同尋常伴侶間的故事常常成為媒體追捧的熱點。2007年,時年35歲的美國舊金山退伍女兵埃麗卡改姓埃菲爾,並與她眼中的法國「美女」巴黎埃菲爾鐵塔完婚。埃麗卡·埃菲爾表示:「她的架構讓人著迷,身姿十分精緻。我能聽到她的呼喚:『大家快看我,快看看我吧!』這時,我在人群中回應道,『聽到我的聲音了嗎』?」 埃麗卡透露稱,埃菲爾鐵塔是她的「新歡」,在她的戀愛史裡,柏林牆和美軍F-15戰鬥機都曾是她的「情人」。
1935年期刊預言iPad構思
2012年3月9日消息﹕
每日郵報報道,熱爆全球的新iPad改變現代生活模式,帶來無限方便的資訊科技,但用家有沒有想過,擁有嶄新技術的iPad,早在1935年已有人構思,直至今日終於面世。
近日美國有網誌發表一幅1935年科學期刊的陳年插圖,圖中男子躺在椅中,操作手上大型縮微膠片安靜閱讀。
期刊上說明:「以攝影複製書本,然後在屏幕上顯示,左方是方便用家及操作的自動設備,可以透過縮圖膠片閱讀」,這幀圖片正好構想在未來,人們毋須拿起書本閱讀文字。只是當時人們難以想像,世上還會出現更方便的閱讀模式,延伸至家家戶戶。
強烈太陽風暴或擾航班GPS
2012年3月9日消息﹕
華爾街日報報道,科學家表示,5年來最大的太陽風暴(見圖)襲擊已於本周二爆發,風暴的威力或已於香港時間昨午2至6時抵達地球,太陽表面將釋放大量帶電粒子,對電網、全球定位系統(GPS)和航班構成影響。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科學家昆切斯表示,今次太陽風暴屬正面襲擊,可說是太陽版「超級星期二」。他指出,影響可能持續至今日,但相關區域仍然會向地球發射更多帶電粒子流,之後一大群活躍太陽黑子已準備好將目標對準地球。
神九太空人完成初選
2012年3月9日消息﹕
新華社報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總裝備部副部長牛紅光,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將於今年6月至8月間擇機發射。目前,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初選,女航天員是否會登上神舟九號,「要根據最後的情況來確定」。
牛紅光介紹,神舟九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已完成總裝,目前正在開展出廠前的各項測試工作。發射場、陸場和測控通信系統等各系統,也正在按計劃進行任務的準備。
牛紅光說,執行此次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將由三名航天員組成,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工作和生活,並開展相關空間科學實驗。航天員目前正在進行手控交會對接等有針對性的訓練,女航天員也正在進行訓練。
2011年下半年,中國先後成功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並圓滿完成首次無人交會對接任務。神舟八號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繼續留軌飛行,等待與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的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的完美對接,為實施載人手控交會對接奠定了基礎。」牛紅光說。手控交會對接,是由航天員操縱手柄,進行「瞄準」,完成兩個航天器的交會對接。「這一過程。完全在人的控制下進行,和神舟八號的自動交會對接有很大區別,是一項新的技術。」牛紅光說,從自動到手動,雖只一字之差,卻具有標誌性。「我們去年已經突破和掌握了自動交會對接任務,只有再突破和掌握有人參與的手控交會對接技術,才能說全面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頁數:
61 /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