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雲海旅攝
遊記
環球02link
維雞解密
百子櫃外傳
I'm FLY,thankyou!
MOON 至堅!
點滴成金
陰謀論
小虱調查報告
Sina Blog
CG! Blog
wanhoi.com 殖民區

另異新聞

台灣研究「動物行為學」預測地震

2012年3月11日消息﹕

據新華社報道,通過動物或生物行為進行地震預測,在過去並不被科學界支持,但越來越多案例顯示,地震發生前,一些動物的行為發生了有規律的變化。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科學家堅持將此作為地震研究重要課題之一。在位處地震帶的台灣,最近就有學者提出透過觀察動物在地震發生前的行為,尋求地震預測技術的突破。

紀錄片《震感第6感》在台灣公開,島內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專門為此舉行座談會。紀錄片中,全球科學家從民間收集大震來臨前動物的各種異常行為證據,造訪當地農民,探討動物行為與地球板塊之間的關係。資料顯示,地震發生前產生異常行為的動物有蛇、鼠、蛙、鵝、雞、鴨、鳥、魚、鴿、牛、馬、羊、豬、狗、鹿、貓、兔、虎、龜、蚯蚓、昆蟲等。

專家分析,這些現象可能是如下原因形成:震前岩層未破裂放出高頻率彈性波、岩石受力產生振動放出的高頻率聲波、電磁場變化、大量地下氣味逸出、地溫升高、與節氣不相符合的氣象變化等。

「未來五年有望設計出電子儀器,將動物反應科技化,提高臨震預測和短期預測的準確度。」台灣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表示,此項研究將用科技方式觀測電子濃度,同時結合生物科技將動物的敏感反應、內部構造變化、行為差異等進行量化分析,反覆檢驗,總結規律。

「只要能正確掌握地震周期和前兆,將看似零散而無關緊要的特殊自然地理及動植物異常現象,科學化地組織、串聯、研判,再配合科學儀器進一步鑒定,就可以作為預測地震的重要佐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教授程仁宏表示。

有關學者還建議,成立「地震預測通報網」,建立完整地震預測機制,一旦發生異常現象,立即結合自然地理、動植物地震前兆和科學量化研究,將預測訊息第一時間傳達給大眾,避免以訛傳訛造成的不必要恐慌情緒。

劉正彥表示,兩岸高校、科研單位之間在地震預測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多年,針對汶川地震、蘇門答臘地震、日本大地震等都有聯合研究,彼此整合分享成果。大陸對動物、生物的研究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台灣研究「動物行為學」預測地震 美國無人機「加班」疑監視「天宮」 深圳劇毒小蛇吞食無毒大蛇
城市傳聞﹕普洱茶致癌 中國航天「十二五」將發射「百箭百星」 英國戀物癖女子想嫁自由女神像
流浪貓在蘇州大學「上堂」 竟信毆打可治病,廣州女子打死7歲兒 1935年期刊預言iPad構思
男子後巷跳樓壓中如廁老翁命危 福建千年「肉身祖師」重見天日 強烈太陽風暴或擾航班GPS
中國將全面恢復審批核設施項目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軍自殺人數增加80% 神九太空人完成初選

頁數: 61 / 78
 

© Copyright 2001-2019. Wanhoi.com All rights reserved.